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在簽訂拆遷補償協議后,被拆遷人仍然可以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而保護其權益的途徑一般是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房屋征收部門和被征收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按照補償方式、補償金額和支付期限,確定產權交易房屋的位置、面積、搬遷費、臨時安置費或者周轉房,生產經營損失、搬遷期限、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訂立補償協議。賠償協議訂立后,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賠償協議約定的義務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訴訟。第二十六條房屋征收部門未在征收補償方案規定的期限內與被征收人達成補償協議,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人不明確的,房屋征收部門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報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按照征收補償方案作出補償決定,該決定應在房屋征收范圍內,并將于日后公布。賠償決定應當公平,包括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賠償協議的有關事項。被征收人對補償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第二十七條實施房屋征收,應當先補償后搬遷。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償后,被征收人應當在補償協議或者補償決定規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規定,以暴力、威脅或者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道路交通等非法手段強迫被征收人遷移。禁止施工單位參加搬遷活動。土地征用補償協議的內容是什么?(1)賠償總額和每項賠償內容的具體細節。如果出現廠房出租的情況,每一項補償內容的具體細節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涉及到今后雙方拆遷補償份額的確定。(2)支付時間和賠償方式。(三)簽訂補充協議的,賠償協議的內容必須合法,不得與主合同條款相抵觸。主合同發生重大變更的,必須明確約定以賠償協議為準。(4) 約定的違約責任。一般來說,征地人約定的補償條件,特別是合同條款中執行的補償條件,基本可以實現,但一切都是以防萬一。在簽訂合同時,我們還應做好可能發生的“萬一”的準備,即明確規定違約責任。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們也應該從合同條款的角度來監督,促進征地合同的履行。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簽訂拆遷補償協議后,被拆遷人仍可以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權益,維護自身權益的途徑一般是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來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扭送造成違法人員受傷由誰賠償
2020-11-15表演者權中的要求報酬權如何主張
2021-01-29抵觸申請對專利新穎性的影響是什么,有哪些構成要件
2020-12-28交強險對死亡事故是否應該追加責任險
2020-12-15關于酒駕肇事后報警接受處理該如何認定?
2020-11-15贈與合同已經完成能否撤銷
2021-03-20情侶同居算非法同居嗎
2021-02-13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2020-12-12勞動關系轉移流程
2020-12-05建筑公司可以將勞務分包給無資質的個人嗎
2021-03-11失業保險金不得低于什么
2021-02-22哪些人適合購買意外保險
2020-11-22水路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肇事送醫院后逃逸保險報嗎
2020-12-08交通車禍保險如何賠償,賠多少錢
2021-02-19買了三責和不計免賠,出事故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1-03-25保險合同的中止與終止有什么區別
2020-12-11撞傷牙齒鑲牙在意外傷害險的理賠范圍呢嗎
2020-12-22無法找到第三者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無責車輛損失賠償責任
2020-11-28林地承包合同怎么寫合法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