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城中村被拆遷時,應當按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進行補償。沒有戶籍但有住房的,應當按照房屋的經濟價值給予補償。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七條的規定,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的補償包括:(一)對被征收房屋的價值補償;(2) 房屋征收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補償;(三)房屋征收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補償。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被征收人的補助和獎勵辦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農村集體土地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二條征收農村集體土地涉及被征收土地上的房屋和其他不動產時,土地權利人可以依照物權法第四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請求賠償。
農村集體土地被征收時,被征收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沒有安置補償,房屋所在地已列入城市規劃區,土地所有人要求執行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標準對于國有土地,人民法院一般應當予以支持,但已經取得的土地補償費應當予以扣除。二是簽訂征地補償協議有哪些程序要求?土地征用應當嚴格按照法定程序簽訂征地補償協議。具體程序如下:
(1)市、縣國土資源局在被征地村范圍內發出征地通知書,告知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征地范圍,面積和補償方補償標準、安置方式、征地目的等,公告后種植或者種植的農作物、建筑物不納入補償范圍。
(2)市、縣國土資源局會同被征地鄉鎮政府,就征地通知書的內容向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進行協商。有不同意見的,應當記錄在案,并根據村委會或者村民的意見進行處理和協調。村委會或者村民對補償標準、安置方式、補償方式有異議的,由被征收土地的市、縣國土資源局或者鄉政府通知土地相對人有權申請聽證并組織聽證依法聽證土地用途、土地面積、地上附著物種類、數量、規格等,填寫調查表一式三份,經國土資源局工作人員、業主、使用人確認后簽字。(四)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應當按照村民代表大會或者村民代表大會程序等民主程序,對協議的主要內容作出決議。
以村委會為征收主體的,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簽訂協議后,向農村村民公示征地補償安置協議。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城中村拆遷時,按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規定給予補償。如果他們沒有自己的戶籍,但有房子,他們將得到補償的經濟價值的房子。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討回回購房定金
2020-12-05產品怎么簽訂免責合同
2021-01-04學校對學生事故承擔過錯責任嗎
2020-11-23學生在學校發生碰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8夫妻唯一住房可否拍賣
2021-01-18關于雙重勞動關系的爭議
2021-02-01員工不同意調崗怎么辦
2020-12-04綜合意外險是否包括駕乘私家車
2020-12-24承擔產品責任有哪些主要方式
2021-02-17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種類
2020-12-11<保險法>之財產保險部分學習摘要
2021-03-17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8對方車輛全責保險公司是否應賠付
2021-02-10企業財產保險屬于哪一種保險
2021-01-07保險合同不立即生效的原因是什么
2021-03-03在車險不足額保險合同如何賠償
2020-12-23責任保險賠償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1-14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是怎樣的
2021-02-18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包含有哪些呢
2021-01-06保險車輛損失情況確認書沒蓋章有效嗎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