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轉讓、轉讓、出租用于非農建設,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并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不得因破產、兼并等情形依法轉讓土地使用權。
A: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四條第三款的規定,農民集體土地使用農用地是“直接用于農業生產”,與“非農建設”的表述相對立。因此,將本法中“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概念理解為“農民集體所有的農用地”,或者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理解為第六十三條的含義之一,“農用地使用權不得出租用于非農建設”符合《土地管理法》關于農用地使用的規定和第六十三條的邏輯,因此這種理解是合理的。但是,農民集體建設用地不同于農用地。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四條第三款和第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農民集體建設用地的原用途是非農建設,與“非農建設”的表述不沖突。從事物的性質上看,不存在建設用地能否用于非農建設的問題;從邏輯上看,不存在禁止建設用地用于非農建設的問題。因此,如果第六十三條中的“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也包括建設用地,也就是說,本條還包含“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出租用于非農業建設”的含義,顯然與上述相關條款相悖,不合邏輯。農民集體建設用地只是農民集體土地的一種,二者概念不盡相同。農民集體建設用地與農民集體農用地之間存在差異。農民集體土地中農用地的用途是“直接用于農業生產”,而農民集體建設用地的用途是“非農建設”。一般不理解,第六十三條禁止農民集體土地的一切租賃活動,農民集體建設用地符合法定條件的,可以出租。規范性指導意見:《土地管理法》第四條國家實行土地利用管制制度。國家制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明確土地用途,將土地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控制建設用地總量,實行耕地專項保護。前款所稱農用地,是指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農田水利用地、養殖水面等;建設用地是指建筑物、構筑物用地,包括城鄉居民點和公共設施用地、工礦用地、交通水利設施用地、旅游用地、軍事設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農用地和建設用地以外的土地。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嚴格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使用土地。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并出具證書確認所有權。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農業建設的,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發證,確認建設用地的使用權。
單位和個人依法使用的國有土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登記,發給使用權確認證書;其中,中央國家機關使用的國有土地的具體登記發證機關由國務院確定。
為確認林地、草地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確認水面、灘涂的養殖使用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的有關規定,分別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打人無傷法律怎么判
2020-11-13法律顧問的常法費有標準嗎
2021-01-19自然人有維護生命尊嚴的權利嗎
2021-01-18用別人圖片做成視頻算侵權嗎
2020-12-26國企能購買有抵押的房產嗎
2021-02-25如何變更子女的撫養權?
2021-02-07什么叫做婚姻自由
2020-11-12法定繼承人的兄弟姐妹之間如何繼承遺產
2020-12-22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有權拒絕露天作業嗎
2021-01-29平安意外險理賠時間需要多久
2020-12-12合同簽訂在舊保險法實施時候應如何處理
2021-03-19保險合同解除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拼車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以營運性運輸拒賠說得通嗎
2021-02-13太平洋保險交滿能解除合同嗎
2021-03-10調解可以在保險公司嗎
2020-12-17出了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1-16如何正確理解保險公司之間的連帶責任問題
2021-01-10保險公司賠付不及時,需要賠償其損失嗎
2021-01-22機動車掛靠運營,誰享有保險利益?
2021-02-10承包期內,承包方流轉經營權的要辦理變更嗎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