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土地轉讓稅如何計算I.營業稅及附加(轉讓人):
1。按轉讓價款與收購價款的差額繳納5%的營業稅。
2。按營業稅繳納7%的城建稅和3%的教育費附加。2印花稅和契稅(雙方):
1。按產權轉讓文件(合同)金額繳納0.05%印花稅。
2。按成交價(合同)繳納3%契稅(部分地方為5%)。三是土地增值稅(出讓方):
1。按收入扣除規定扣除工程款后的增值額繳納土地增值稅。
2。扣除項目: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價款;土地開發成本、費用;房地產轉讓相關稅費等。四級稅率確定:增值額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50%的,稅率為30%;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50%-100%的,稅率為40%;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100%-200%的,稅率為50%;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0%的,稅率為60%。
為便于計算,可通過速算公式計算:
土地增值稅額=增值額*稅率-扣除額*速算扣除系數
(0%、5%、15%、35%分別對應30%、40%、50%、60%稅率)。一是新增耕地征收環節。占用耕地建房或者從事非農建設的單位或者個人,為耕地占用稅的納稅人。按納稅人實際占用耕地面積,按規定的適用稅額一次征收。實際占用耕地包括經批準占用耕地和未經批準占用耕地。2契稅。成交價的3%。三。印花稅。土地使用證,5元/冊。4城市土地使用稅。被征收的耕地,自批準征用之日起一年內繳納土地使用稅;被征收的非耕地,自批準征用后次月起繳納土地使用稅。耕地和非耕地的征用,根據土地管理機關批準的文件確定。二是土地流轉環節。在中國境內轉讓土地、房屋權屬的,由承擔契稅的單位和個人按照成交價的3%繳納契稅。對國有土地使用權應當繳納的土地出讓金征收契稅,不得因減免出讓金而減免契稅。2印花稅。土地使用證,每張貼花5元;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按產權轉讓的印花稅,按合同約定的轉讓金額的0.05%繳納。三是土地出讓環節,營業稅。轉讓土地使用權的單位和個人,都是營業稅的納稅人。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取的價款和附加費,按照5%的比例計算繳納。單位和個人出售、轉讓所購房地產或者轉讓土地使用權的,以收入總額減去該房地產或者轉讓土地使用權原價后的余額為營業額。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費附加。以轉讓土地使用權實際繳納的營業稅為準。城市建設稅稅率。7%的納稅人在城鎮,5%的納稅人在縣城,1%的納稅人不在上述地區。教育費附加標準為3%,地方教育費附加標準為2%。三。土地增值稅。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并取得收益的單位和個人,都是土地增值稅的納稅人。非國有土地轉讓和國家作為土地所有者轉讓國有土地,不征收土地增值稅。計稅依據為轉讓土地使用權取得的增值額。稅率為:增值額不超過扣除額50%的部分,稅率為30%。增值額超過扣除額的50%,不超過扣除額的100%的,稅率為40%。
增值額超過扣除額100%,不超過扣除額200%的,稅率為50%。增值額超過扣除額200%的,稅率為60%。所得稅。個人轉讓土地使用權的,對轉讓所得按照“財產轉讓所得”的稅率,按差價的20%征收個人所得稅。單位轉讓土地使用權,將轉讓所得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征收企業所得稅。5印花稅。土地使用證,每張貼花5元;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按產權轉讓的印花稅,按合同約定的轉讓金額的0.5‰繳納。6契稅。在我國境內轉讓土地、房屋權屬的,承擔的單位和個人為契稅納稅人。出售土地使用權的,按照成交價格的3%支付;贈與、交換土地使用權的,參照出售土地使用權的市場價格,按照征收機關批準的金額的3%支付。
以上是編輯編輯整理的關于“二手土地流轉稅”的知識魯巴網. 我希望它能幫助你。通過以上認識,我們可以知道:二手土地流轉稅涉及多方面的稅收問題,我們應該積極履行自己的義務。如果您對上述知識有任何疑問,律師網將為您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需要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1-30人身權利的概念
2021-02-13入職審批表可以視為勞動合同嗎
2021-02-04訴訟離婚敗訴可以再去協議離婚嗎
2020-11-14私營企業應當如何辦理年度檢驗
2020-12-03隱名股東確認后能否解散公司
2021-01-07未約定保證方式保證人要還錢嗎
2021-01-28什么是保證擔保,什么是保證保險,這兩者區別是什么
2020-11-18請求中國協助送達傳票,代表對效力的承認嗎
2021-01-02離婚案件中申請查封、凍結、保全夫妻共同財產要不要提供擔保
2021-03-22一般合同糾紛時效為幾年
2020-12-09土地糾紛是找村長辦事嗎
2020-12-16用人單位不承認勞動關系,勞動者應該提供哪些證據
2021-01-19調崗后沒采用書面形式但員工已就崗,什么時候提出異議有效
2021-03-16被動物咬了該如何維權
2020-12-10勞動爭議申訴最長年限是幾年
2020-11-22非壽險責任準備金計提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8什么是貨物運輸險
2021-01-24保險糾紛訴訟與調解對接機制建設的疑問有哪些
2020-12-01企業投保企業財產綜合險的賠款計算方式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