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產品(如投資掛鉤產品)的投資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一般來說,這類產品針對的是特定的高收入客戶,他們不僅受到保護,而且對投資感興趣。因此,對于保險公司或其銷售人員來說,選擇營銷目標和是否購買該產品顯得尤為重要。但在個人新產品銷售中,有的業務員對產品本身缺乏了解,對客戶解釋不全面,對投資風險解釋不全面;同時,有的業務員急功近利,投資風險模糊,夸大投資回報,這使得一些客戶在實際回報低于心理預期回報或營銷人員承諾的回報(他們說這只是一個“示范”而不是承諾)后感到受騙。
不具備壽險新產品推廣資質的代理商的誤導甚至欺騙行為,無疑是新產品營銷受到批評的重要原因。然而,將全部責任歸于代理人是不公平的。代理商誤導客戶的問題不能簡單歸結為代理商素質低下和職業道德嚴重缺失,因為代理商誤導只是表象。誤導消費者或非法經營的深層次原因之一是現行代理制度設計的重大缺陷。從目前的代理人制度設計來看,我國保險法中個人保險代理人的地位不高,導致國內保險營銷人員的養老問題沒有得到實質性的解決。保險營銷人員成為保險業中的邊緣人,是各種問題的重要來源。所謂邊緣人,是指保險公司的非正式雇員。他們沒有社會保障,基本工資也很少。他們都依靠保險單來獲得傭金。多數公司對保險營銷人員的業務量考核比較嚴格,導致退學率較高。自1995年第一批保險推銷員誕生以來,已有130萬人。然而,在1995年的第一批保險推銷員中,只有不到10%的人留下來。對于大多數營銷人員來說,養老之憂、績效考核的心理壓力、難以終生的營銷生涯,迫使許多營銷人員急功近利,并努力以非常規的方式在短時間內最大限度地積累生命資本,因此自然會出現非法經營和誤導消費者的現象。另一個來源是保險公司本身。從一些保險公司的經營模式來看,保險公司仍采取盲目追求保費規模為中心的粗放型經營模式,總公司和分公司經營目標的差異進一步強化了保費收入最大化的經營模式。分行沒有投資權,其可支配費用與保費收入直接掛鉤。因此,大多數分行以保費收入為主要經營目標,通過盡可能擴大保費規模,陷入經營費用最大化的惡性循環。因此,誤導問題應該打在相關保險公司的屁股上,保險公司不合理的經營模式也不能忽視代理誤導的負面影響。(2)產品應該賣給誰?
新型壽險產品(如投資連結型產品)具有投資金額較大、期限較長、冒險性強、回報率高等特點。從設計之初,他們就瞄準了一些收入穩定、長期投資風險承受能力強的人群,即所謂的“高端客戶”,同時他們期待證券市場繼續走高,但在一些保險公司的實際銷售中,他們的很多產品都賣給了風險承受能力差、投資理念以保本增值為主的低收入工薪家庭,甚至一些退休人員將全部養老金用于投資掛鉤保險。客戶的錯誤選擇導致了銷售關聯保險的保險公司蒙受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15年鄭州關于國有土地上征收補償的實施意見明確補償條件
2021-01-03疫情期間解除租房合同算違約嗎
2020-12-26婚姻關系效力包括結婚時間嗎
2021-03-23律師非訴訟業務有哪些
2020-11-27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能贈與嗎
2020-11-28股權已經質押了可以轉讓嗎
2021-01-31商標前綴后綴是否構成侵權
2021-01-02商標注冊下來營業執照可以注銷嗎
2020-11-16連帶責任是否均可追償
2021-02-24發生交通事故首先怎么辦
2021-02-03監護人能侵犯隱私權嗎
2021-02-13冷暴力屬于家庭暴力嗎
2021-01-24勞動合同變更時未變的內容繼續有效嗎
2021-02-10房屋賣了又辦理抵押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1-01-03勞動合同訂立的程序規定
2021-03-23工傷官司到最后也無法確立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1-31哪些人可以辭退
2020-12-09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03保險公司怕擔責是否可以起訴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5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合同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