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案基本情況德國M公司將一臺裝在集裝箱內的圓筒針織機從德國阿爾布斯塔爾港出口到上海,并向瑞士**威迪亞保險公司投保了海運險。集裝箱貨物的運輸單位是中國遠洋運輸(集團)公司,托運人是香港A公司,收貨人是上海A公司。在發貨人將貨物提離目的港并運至發貨人倉庫的次日,被告**B公司在發貨人現場開箱。當操作人員將未包裝好的托盤提起準備將機器送到倉庫時,托盤從1米多的高度掉落,導致針織機全損。保險合同規定,原告**威迪亞瑞士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保險公司)為保險合同的保險人,保險責任期為倉庫至倉庫。貨物到達目的地收貨人指定地點(最終交貨地點)時,保險責任終止。德國M公司在收到保險人支付的19萬**馬克賠償金后,簽署了《權益轉讓書》,將對第三方的索賠權轉讓給保險人。被告認為,貨物損壞時保險期已經結束。原告向未投保的M公司作出賠償,但未核實德國M公司是否有任何保險利益。原告保險代位求償權的取得缺乏法律依據和事實依據。三是一審法院認為,原、被告適用中國法律不違法,故本案適用中國法律。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保險責任范圍內保險標的的損失是由第三人造成的,被保險人向第三人索賠的權利自保險人支付賠償金之日起轉移給保險人。根據原告的陳述,德國公司M已將涉及到的貨物銷售給香港A公司,該公司指定上海的A公司作為收貨人。上海a公司憑提單提貨,并已將貨物運至“最終交貨地點”。保險期已經結束。同時,運輸方式也由集裝箱運輸向非集裝箱運輸轉變。保險人也不能證明貨物的所有權。被保險人M公司不再享有保險利益,原告不應向被保險人提出索賠。即使原告取得權益轉讓,保險代位求償權的取得也缺乏法律依據和事實依據。因此,原告不具備代位求償的主體資格。原告向保險公司提出的索賠沒有得到支持。原告保險公司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二審法院經審理認為,托運人已將貨物吊離港區,運至托運人所在地倉儲,承運人在海上貨物運輸合同項下的責任期間屆滿,以及海上貨物運輸合同項下保險人的保險。保險合同終止后,保險人不必對貨物損失承擔責任。保險公司在海上保險合同訂立后所作的索賠是不正當的,不取得海上貨物運輸合同托運人的代位求償權。即使取得代位求償權,也只能追究承運人的責任,而不能追究上海a公司委托B公司提貨后造成貨物損壞的責任。因此,保險公司要求B公司承擔貨物損壞責任的理由是站不住腳的。上訴被駁回,維持原判。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訂股東協議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28租房有停車場很吵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2-23不受著作權保護的對象有哪些
2020-11-15房屋拆遷中的搬遷費由誰支付
2021-02-11民事訴訟律師費最新標準
2021-01-01什么是區塊鏈
2021-03-25繼父贍養糾紛贍養費
2021-03-05吵架聊天記錄可以做離婚的證據嗎
2020-12-16集資房和公租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27勞動糾紛處理時效
2021-03-13投資者購買分紅保險應避免的“三個誤區”是什么
2020-12-19出口產品責任險理賠案例
2021-03-08保險合同違約的類型
2021-01-15固定資產購買保險的流程
2021-02-20保險經紀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02保險合同的客體包含哪些
2021-01-01交強險責任限額是如何確定的
2020-12-25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有什么
2021-01-12保險受益人空白死亡保險金歸誰
2020-11-29投保人告知義務解析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