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因原則的產生保險中的近因原則起源于海上保險。1906年《海上保險法》第55條規定:“除本法和保險合同另有規定外,保險人對保險事故造成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對非保險事故造成的損害不負賠償責任萊蘭船務有限公司. v、 諾維奇聯合火災保險協會有限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萊蘭公司的一艘貨船被德國潛艇的魚雷襲擊嚴重損壞,被拖到法國勒阿弗爾港。港務局擔心船舶沉沒會阻礙碼頭的使用,于是在港務局的指揮下,該船停靠在港防波堤外,最后在風浪作用下沉沒。萊蘭公司在其索賠被駁回后向法院提起訴訟。審理此案的英國上議院大法官肖勛爵認為,沉船原因包括魚雷打擊和海浪沖擊,但魚雷打擊后,沉船始終沒有脫離危險。因此,造成沉船的直接原因是魚雷撞擊,而不是波浪沖擊。保險法近因原則的含義和規定是:“保險人對保險事故造成的損失,應當作為直接的、最近的原因承擔賠償責任,對超出保險范圍的原因造成的損失不承擔賠償責任。”取決于時間的臨近,但取決于導致保險損失的保險事故是否在承保范圍內。造成保險損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直接、最有效、最不可避免的是近因。
導致保險損失的原因可能很多,由于被保險人沒有經濟利益,因此不必為每一個原因投保。因此,近因原則作為判斷保險事故與保險損失是否存在因果關系的一項重要原則,對確定保險人是否應當承擔保險責任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保險法》和《海商法》在相關規定中只體現了近因原則的精神,而沒有明確規定。我國司法實踐也注意到了這一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保險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征求意見稿)》第十九條規定,人民法院對保險人的賠償責任限額,應當支持以承保風險為近因造成損失的主張。近因是指造成保險損失的決定性的、有效的原因。”根據近因原則,如果保險損失是由單一原因造成的,很容易判斷原因是否是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但原因是多方面的,近因原則的適用比較復雜,下面結合案例分析:
1。保險損失是由一系列原因造成的,應當判斷前一個原因(即誘因)是否構成“近因”,原因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和性質。
(1)如果原因之間沒有因果關系,前一個原因(即誘因)不構成“近因”。(案例:保險船因大霧偏離航線而擱淺。這種情況的近因是大霧導致船舶擱淺,
超載和不適航與大霧之間沒有因果關系,大霧不是近因。)(2)如果原因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則應判斷因果關系的性質。A、 沒有必然因果關系的,不構成“近因”。(案例:投保車輛遭遇暴雨,氣缸浸水,發動機被強行啟動損壞。近因是強制啟動。暴雨不一定導致發動機損壞,但不是近因。)B、 必然存在因果關系的“近因”。(案例:在著名的**寧頓訴意外保險公司案中,被保險人在打獵時從樹上摔下來受傷。當他爬到路邊等待救援時,由于晚上天氣寒冷,他死于肺炎。肺炎是事故的必然原因,因此是近因。)C、 是否存在必要的因果關系是有爭議的,取決于法官的自由裁量權。(案例:被保險人被車輛擦傷送醫后死亡。死因是心肌梗塞。
車禍是否是心肌梗塞的原因,即死亡的近因,取決于法官的自由裁量權。)造成損失的原因很多,其中近因是直接的、決定性的。(案例:船舶開航前,船長因病不能航行的,經港務監督批準,由大副擔任船長臨時代理人。三副在航行中縱火造成火災事故。三副與一副之間的矛盾不是近因,故意縱火是近因。)
3。保險事故是多個損失原因共同作用造成的,多個原因是近因。典型病例是由非典型肺炎引起的死亡。慢性病和非典型肺炎都不會導致被保險人死亡。但是,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必然導致死亡。因此,SARS和慢性病都可以被視為死亡的直接原因。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復議機關責令重作但原行政機關不履行怎么處理
2021-02-08合理實施哪些行為的可以不經肖像權人同意
2021-01-25探視權怎么行使,一方不履行協助實現探視權怎么辦
2021-01-15一方不讓探望子女怎么辦
2020-12-23哪些繼承人喪失繼承權?
2021-02-28判決生效后還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2-16軍人撫恤金能否被凍結執行
2020-12-29超市摔倒超市負什么責任
2021-02-24有簽名沒有公章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1十八年工齡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合同嗎
2020-11-14兒童意外險限額是多少
2020-11-21無效保險合同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7人身保險可以有多個受益人嗎
2021-01-27投保車型與實駕車型不符,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7只因遲延理賠 多付5.5萬
2021-03-05保險合同是否在合同到期退保險本金
2021-02-25保險車輛出險后理賠的基本步驟是什么
2021-02-14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0-11-12保險公司應賠付被砸日系車
2021-01-10保險理賠需要出示哪些材料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