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證據的收集在仲裁或訴訟中是有效的,勞動者最重要的環節是如何就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的事實向行政機關提供證據,這在法律上稱為“證據”。根據《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當事人有責任為自己的訴訟請求提供證據”,可以看出,證據主要由提出訴訟請求的當事人提供。證據不足,可能導致敗訴。證明勞動關系事實的證據在實踐中,未簽訂勞動合同,是追討拖欠工資還是被非法辭退,都涉及到如何證明職工與單位之間勞動關系事實的問題。那么,既然沒有合同,怎么證明呢?很顯然,勞動合同并不是證明彼此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的唯一憑證。只要你有以下幾種證據,也可以向有關部門申訴。
1)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員工工資支付花名冊)、各類社會保險費繳納記錄;
2)用人單位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向勞動者證明身份的證件;
3)用人單位的招聘“登記表”,工人填寫的“申請表”和其他招聘記錄;
4)出勤記錄;其他工人的證詞等。
客觀地說,只要有上述五項證據,就可以獨立成立。但是,為了避免低估“孤立證據”的效力,建議盡可能多地提供相關證據相互印證。例如,如果你有另一個“孤立的證據”和同事的證詞,它將更加有力。
損害事實存在的證據
所謂損害事實存在的證據,一般來說,是能夠證明用人單位損害勞動者權益的證據,如扣發工資、拖欠工資、未支付加班費等,未付保險費等如何證明這些損害事實確實存在?此時,您應考慮提交相關的加班補償證明、補償證明、工作起止日期證明、工人名單、工作天數和應付工資金額證明、拖欠勞動報酬具體金額證明等,用人單位未及時出具解除勞動合同證明,致使勞動者未及時領取失業補償金或者造成其他損失的,勞動者還應當保存有關清單、文件、現場調查記錄,等等
什么是“舉證倒置”
一般來說,在民事糾紛訴訟中,舉證責任是按照“誰主張,推薦證據”的原則,即提出請求的當事人提供足夠的證據證明其請求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否則,法律將不支持你的要求。但由于勞動爭議案件的特殊性,其舉證責任并不完全適用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因為在許多案件中,勞動者很難獲得充分的證據。因此,在實踐中,雖然是勞動者提出索賠,但勞動者不承擔舉證責任。為了避免敗訴的法律后果,用人單位必須提供相反的證據證明勞動者的訴求不能成立,這就是所謂的“舉證責任倒置”。
以上知識是小編對“如何有效收集勞動爭議證據”問題的回答。如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需要收集的證據包括證明勞動關系的證據、損害事實的證據等,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法試用期辭退工資結算怎么算
2021-02-24軍人離婚與普通人離婚有何異同
2021-03-09代理人身損害案件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13監事會怎樣設置
2020-12-19第三方支付接口收費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6國家對原產地標記實施管理規定有哪些
2020-12-20獲得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需要履行什么手續
2020-11-17老板一直拖工資怎么辦
2020-11-25AA制夫妻婚內財產協議注意事項
2020-12-20子女有贍養能力低保能辦嗎
2021-01-11民法典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16工程停工買賣合同可否解除
2021-01-18半路夫妻領證后有繼承權嗎
2020-12-21上海房產繼承糾紛案
2021-02-04大學生上課玩游戲猝死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02職業禁忌癥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03保險公司應履行告知義務是什么
2021-03-23因污染造成的損失保險公司拒賠可行嗎
2020-11-21安置補償協議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06農村臨街進行商業活動的房屋就是“住改非”房屋嗎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