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經勞動調解拒不履行的,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建立健全訴訟與非訴訟相銜接的矛盾糾紛解決機制的若干意見》第十一條,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的由調解組織調解達成的勞動爭議調解協議,經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調解員簽字、調解組織蓋章后生效,對雙方都有約束力。雙方都有約束力的,雙方都應履行合同。雙方當事人不經仲裁程序,可以依照本司法確認意見的規定,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確認調解協議的效力。人民法院依法審查后,決定是否確認調解協議的效力。一方當事人拒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十條的規定,“調解組織”包括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依法成立的基層人民調解組織和在鄉鎮、街道設立的具有勞動爭議調解職能的組織。因此,可以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賦予勞動爭議調解協議強制執行的效力。
辦理具體手續時,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司法確認申請書、調解協議書及與調解協議書有關的身份證明、資格證明等證明材料,并提供法律文書送達地址、電話號碼以及你和公司的其他聯系方式。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確認決定后,公司拒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的,可以向作出確認決定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爭議處理條例》第二十八條、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的規定,仲裁庭通過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當根據協議內容作出調解書,調解書自發出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交付給雙方。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在十五日內未對仲裁裁決提起訴訟的,仲裁裁決期滿后立即生效。當事人應當嚴格按照規定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和裁決書。一方逾期不執行的,另一方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執行程序辦理。在實施中,企業拒絕為職工安排工作,不支付工資和福利待遇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通知銀行、信用社扣除應當支付的工資和應當享受的福利待遇,必要時可以責令企業賠償職工的實際經濟損失。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當事人的批復》(發〔京〕府〔1988〕50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仲裁裁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爭議雙方仍為企業和職工。雙方在法律適用和訴訟地位上是平等的。這類案件不屬于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應當以爭議雙方當事人為訴訟當事人,不得以仲裁委員會為被告。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法關于分紅的規定是什么
2021-01-17互聯網金融中的法律視角
2021-03-20當事人能否約定保證責任的范圍
2020-11-22可以去看守所探監嗎,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2-19裝修合同工期延誤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1員工學歷造假企業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2021-03-02執行董事可以外聘嗎
2021-02-20放假多久算被迫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14實習期間因工作導致腰間盤突出屬于工傷嗎
2021-02-28勞動法關于調崗的規定
2021-03-24拖欠工資是否適用仲裁時效
2021-03-02如何確定人壽保險的金額
2021-02-05順利理賠八大秘訣
2020-12-20保險賠償后能減輕交通肇事罪嗎
2020-11-18企業固定資產保險賠償如何計算
2021-03-20建立保險保障基金的管理方法
2021-01-01兒童意外傷害保險選購指南
2021-02-07林地承包多少錢一畝
2020-11-09共同共有房屋拆遷該如何分配
2021-01-27杭州拆遷安置房能否上戶和買賣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