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解除勞動合同的員工能否要求公司繼續履行勞動合同2012年1月,小張與一家從事軟件開發的公司簽訂了三年勞動合同,約定試用期為六個月,試用期工資為15000元。小張工作三個月后,公司領導與小張交談,提出他開發的軟件客戶不滿意,小張不符合公司的用工條件。公司決定終止與小張的勞動合同。小張認為,公司沒有理由終止勞動合同,這是非法終止勞動合同。小張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軟件公司支付1.5萬元,作為非法終止勞動合同的賠償金。同年6月,仲裁機關認定,軟件公司未提供證據證明小張在試用期內不符合勞動條件,終止勞動合同的決定違法。因此,法院裁定,軟件公司應向小張支付1.5萬元的賠償金,作為其非法終止勞動合同的賠償金。裁決作出后,軟件公司沒有提出異議,小張離開軟件公司后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他在收到裁決后15天內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軟件公司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法院認為,小張在申請仲裁時要求終止勞動合同并獲得賠償,表明他無意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在庭審期間,他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請求明顯違背了他的仲裁申請,因此法院不支持他的請求。法官說: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8條,工人的選擇權只能行使一次,用人單位非法終止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需要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因此,在工人選擇其中一項索賠后,他們不能在未來的司法程序中隨意更改。當面臨用人單位非法終止勞動合同時,勞動者應謹慎選擇是否繼續履行合同或尋求賠償。在仲裁和法院做出不同選擇的情況下,如小張,在庭審中不予支持:勞動部《關于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6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是指勞動合同一方或雙方當事人在勞動合同解除后,因某種原因提前終止勞動關系的法律行為勞動合同的訂立和充分履行前。勞動合同的解除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協議解除、法定解除和約定解除;根據《勞動法》的規定,勞動合同可以由任何一方依法終止,也可以由雙方協商終止;合法終止是指未經雙方一致同意,根據國家法律、法規或合同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并且合同的效力可以自然終止或提前單方面終止的情況;協議的終止是指合同當事人出于某種原因,完全自愿地相互協商,并在相互同意的基礎上提前終止勞動合同,以保證合同的有效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股份轉讓
2021-01-02涉外離婚財產分割的原則如何規定
2021-01-03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信息要定期查驗嗎
2021-02-28<交通事故篇> 發生交通事故,賠償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9監外執行的適用條件
2021-02-28存單質押法院是否可以扣劃
2020-12-05發生車禍后怎樣收集證據
2021-02-14撫恤金就是工亡賠償嗎
2020-11-15預約合同的基本規則是怎樣的
2021-02-23解除合同通知對方有期限嗎
2020-12-06什么情況被公司辭退不能勞動仲裁
2021-01-03影響出口產品責任險費率的因素有哪些
2020-11-26房多錢少購足人身保險再投資方為御險上策
2021-03-13保險合同終止多久可以復效
2020-12-26購買車險要注意規避哪些“免賠”風險
2021-02-14車禍保險理賠具體費用是多少
2021-03-17車禍保險公司怎么賠償傷者
2020-12-27什么是保險公估人及認定標準
2021-03-19如何定義第三者責任保險的第三者
2021-01-09我國土地承包具體有哪些要求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