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集體土地租賃合同糾紛,是出租人與承租人之間關于土地使用權租賃合同履行及不履行后果的糾紛。履行爭議,一般是指土地使用權租賃合同是否履行或者履行是否符合合同規定的爭議。不履行糾紛一般是指土地使用權租賃合同中,未履行或者未完全履行的,由哪一方承擔責任,承擔多少責任的糾紛。與其他合同一樣,集體土地使用權租賃合同糾紛的解決方式有協商、調解、仲裁和訴訟四種。農村土地租賃合同糾紛審理中的注意事項1。土地使用權租賃合同案件的受理與管轄。
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其他組織之間以及相互之間發生的以土地使用權租賃為標的的民事權益糾紛,應當作為民事案件處理,由民事法院或者人民法院受理。向人民法院起訴土地使用權租賃合同糾紛,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的條件。同時,還應當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二條“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的規定,第二十四條“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人解決”,由合同所在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除法律明確規定的管轄權外,當事人還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的規定,“合同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成立地的人民法院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行使管轄權,但不得違反本法關于分級管轄的規定,根據法律規定,在合同爭議解決規定中,同意選擇上述規定中的任何一個地方人民法院作為合同爭議解決的管轄法院。第二,土地使用權租賃合同糾紛案件的訴訟時效。
根據《民法通則》第條規定,一般來說,出租人、承租人發生糾紛后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期限為三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這是法律明確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在時效期間,一方當事人向對方當事人(債務人)主張權利,或者債務人同意履行義務,或者當事人請求有關調解組織調解,或者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原時效期間中斷,時效期間自中斷之日起重新計算。相反,當事人(債權人)自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兩年內沒有訴訟時效中斷事由,超過兩年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債權人只有起訴權,永遠喪失勝訴權。
租賃集體土地,必須簽訂租賃合同。然而,糾紛時有發生。集體土地租賃合同糾紛是指出租人與承租人之間就土地使用權租賃合同的履行及不履行的后果發生的糾紛。還有其他相關問題想知道,歡迎咨詢法律BA網免費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安置房可以貸款嗎
2021-02-25用手機拍別人算侵權嗎
2020-12-13疫情減租政策是怎樣的
2021-02-07勞動爭議調解書還可以上訴嗎
2021-01-12偽造身份證件罪情節嚴重怎樣認定
2021-01-28抵押擔保訴訟時效是否為除斥期間
2021-01-10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的罰款力度是怎樣的
2021-02-27宣告死亡的申請人范圍
2020-11-22行政處罰的種類有哪些
2021-03-20競業協議補償金標準
2020-12-01離婚調解無效何時判
2020-12-12北京房產糾紛律師:北京市房地產抵押登記辦理程序
2021-01-14要約修改后原來的條款還有效嗎
2021-01-08合同中隱藏小字算是欺騙嗎
2021-03-03土地承包合同糾紛是否適用訴訟時效
2021-01-05小孩商場電梯受傷賠償應該找誰
2021-03-07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23公司未與死亡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04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12父母可以給成年子女購買死亡險嗎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