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物業管理法》的規定,物業公司有責任保護小區居民的安全。《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業管理條例》第三十五條物業服務企業應當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提供相應的服務。
物業服務企業不履行物業服務合同約定,給業主人身、財產安全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第四十六條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協助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安保工作。發生安全事故時,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在采取應急措施的同時,及時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報告,協助救援工作。
物業服務企業聘用保安人員的,應當遵守國家有關規定。保安人員維護物業管理區域內的社會秩序,應當履行職責,不得侵犯公民的合法權益。物業管理的法律責任是什么?物業管理中的違法行為種類繁多,涉及到不同類型的物業管理法律責任,如違約民事責任、侵權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等,它們的具體構成要素也不同。一般來說,法律責任的歸責條件由以下四個要件構成:(1)違法行為。法律責任一般由違法行為的發生引起。因此,違法行為本身的構成條件自然應成為法律責任形成的基礎和必要前提。(2) 損壞結果。損害是指給被侵權人造成的利益損失和損害。損害形式主要包括人身損害、財產損害、精神損害和其他利益損害。損害范圍包括直接實際損害和預期利益損失的間接損害。該行為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對社會特定利益造成危害或損害,危害結果達到法律應當追究相應法律責任的程度,是構成物業管理法律責任的必要條件。在某些法律責任中,損害結果不是必要的要件。(3) 因果關系。違法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應當存在因果關系。法律因果關系不是一般的因果關系,而是指某一事實行為與特定損害結果之間的必然聯系。如果損害的結果不一定是由一個人的行為造成的,行為人對結果不負責任。行為與結果之間存在著各種聯系,包括必然聯系與偶然聯系、直接聯系與間接聯系,因此,在將物業管理法律責任歸責于某一違法行為時,必須明確該違法行為與具體結果的關系掛失,對行為的性質以及法律責任的類型和大小的確定有很大的影響。(4) 行為人的心理主觀過錯狀態。過失是指行為人對違法行為及其后果的心理認識狀態,可分為故意和過失兩種。直接故意違法行為和間接故意違法行為應當承擔法律責任,嚴重過失違法行為一般應當承擔民事或行政責任,只有在法律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才能承擔刑事責任。在物業管理民事侵權、行政違法和刑事違法的歸責原則上,大多采用過錯責任原則。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物業管理法》的規定,因小區景觀燈缺失導致女孩死亡的,物業公司必須承擔責任,物業公司有責任保障小區居民的安全。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本案人身損害賠償協議是有效的嗎
2021-03-17實習期工資會漲嗎
2020-11-30勞務派遣員工申請仲裁如何處理
2021-01-02交通占主要責任能否視為工傷
2021-01-08瀆職侵權犯罪構成要件
2021-01-10立案前轉移財產的,財產能被執行嗎
2021-02-23工傷復議期過不能申請行政訴訟嗎
2020-12-06勞動局怎么認定行為是勞務派遣
2021-01-11勞務關系辭退賠償是什么
2021-02-18雇員保險金權益
2020-12-25飛機延誤4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09水路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從本案談保險合同中格式條款的規范和認定
2021-02-15保險公司未具體告知投保人保險合同條款不能免責
2020-12-06推進人身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
2021-03-15保險公司可以以違反如實告知義務拒賠嗎
2021-02-09保險法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二
2020-12-11何為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1-08買二手房拆遷賠償嗎
2021-01-21“住改非”房屋和一般的居住性房屋的拆遷補償有什么區別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