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在就業活動過程中,如果員工突然死亡,可以查明死亡原因。與就業活動有關的,可以獲得補償。如果與就業活動無關,普通用人單位將不予賠償。第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勞動者在就業過程中造成傷害的,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勞動者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傷害的,他應與雇主承擔連帶責任。用人單位負有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勞動者要求賠償。前款所稱從事勞動活動,是指在用人單位授權或者指示的范圍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動活動。員工的行為超出授權范圍,但表現為履行職責或者與履行職責有內在聯系的,應當認定為“從事就業活動”。第十一條勞動者在勞動活動中遭受人身傷害的,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勞動關系以外的第三人對勞動者造成人身傷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用人單位承擔賠償責任。用人單位承擔賠償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索賠。
如果雇員在雇傭活動中因安全生產事故而遭受人身傷害,并且雇主或分包商知道或應該知道接受合同或分包業務的雇主沒有相應的資格或安全生產條件,與用人單位承擔連帶責任。
屬于《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勞動關系和工傷保險范圍的,不適用本條規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職工因公死亡的,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中領取喪葬補助金、家屬撫恤金和一次性死亡補助金:。喪葬補助:六個月統籌區域內職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資。
2。家屬撫恤金:按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由因公死亡的職工支付給有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月30%,喪偶老人或孤兒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每月10%。經批準的受扶養親屬撫恤金總額不得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三。一次性死亡補助:標準為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因此,公司應支付工傷死亡賠償金,包括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單位有工傷保險的,由國家工傷保險機構按標準直接發放工傷保險待遇。無保險的,按標準與發包人協商解決。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在就業活動過程中,如果員工突然死亡,可以查明死亡原因。與就業活動有關的,可以獲得補償。如果與就業活動無關,普通用人單位將不予賠償。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領取不動產證需要多少錢
2021-02-03擔保合同有不安抗辯權嗎
2020-12-27交通事故車輛扣押時間要多久
2021-01-21怎么在315網上投訴
2021-02-11釣魚執法是否具有合法性
2020-11-12構成合同詐騙罪的主觀要件有哪些
2020-11-30為什么集資房不可以抵押貸款
2021-03-17國家允許房地產開發資質轉讓嗎
2021-02-11約定終止勞動合同的條件應具備怎樣的法律特征
2021-03-09雇傭關系受傷怎么賠
2020-12-11飛機軍事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8保險公司應告知健康保險合同事項
2021-02-20交強險保額怎么計算
2021-02-17如何給年老父母養老上保險
2021-01-22提車保險有哪些
2021-03-14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后應怎么辦
2021-02-15保險代位追償權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3-21常見的保險事故專業術語有哪些
2021-02-13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后客戶如何辦理索賠
2021-01-04超載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