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勞動合同終止,發現有合同欺詐行為,不得起訴勞動爭議案件進行仲裁。仲裁前,您必須先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法院申請勞動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九條【勞動爭議處理程序】勞動爭議發生后,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任何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合同欺詐的法律責任合同欺詐的法律責任有三個方面:侵權民事責任,違法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侵權民事責任合同詐騙民事責任的主要形式是返還財產和賠償損失:
首先,對于返還財產,可以由受害人主張,并根據對受害人有利的原則決定是否返還,為了達到減少受害者“財產損失和浪費”的目的,第二,如果由于欺詐行為導致受害者做出了不利于預期的錯誤規避決策而未能實現規避,或者由于欺詐行為導致錯誤決策而無法實現或無法充分實現預期利益,第三,對受害人的精神損害應當給予適當賠償。根據民事協商和調解的原則,這一責任制度將最大限度地保護受害人的權益,體現法律的權威性,違法行政責任,合同欺詐的干預使對方的意思按照欺詐者設計的模式運行。事實上,對方表達的意思不是自己的意思,而是行為人的意思。它破壞了合同當事人的平等地位、等價交換原則、交易的自愿性和社會信用。合同欺詐使參與者感到不安全,市場運行缺乏穩定的信用支持,合同欺詐的行政法律責任是承擔一定的懲罰性經濟義務,通過經濟處罰加強教育;第二,嚴重違法應吊銷營業執照,禁止市場準入,以便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警示作用,對犯罪的刑事責任起到警示作用。合同欺詐屬于民法和合同法的調整范圍,承擔一種民事責任。但是,如果合同中的欺詐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并且應該受到處罰,行為人不僅要承擔民事責任,還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事實上,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大多數情況下,對于我國勞動合同糾紛,首先要做的就是申請勞動仲裁。勞動仲裁后,可以申請民事訴訟。對于合同欺詐,如果情況嚴重,人們可以直接起訴。建議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也可以聯系律師。LBA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參加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確權證上只能寫一個名字嗎
2020-12-02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20-12-28物權法對主物,從物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9交通事故鑒定手續不全是否合法
2021-02-08交通事故處理有什么規定
2020-11-15欠條修改是否還有法律效力
2020-11-08訴前調解的效力怎么樣
2020-12-16請問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報贍養
2021-01-20房產確權后可以變更嗎
2020-12-19店主不履行合同該怎么辦
2020-11-21幫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06集資房轉讓時應注意什么
2021-02-18安置房沒拿到房產證可以贈與嗎
2020-12-06延長醫療期后解除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1實習期間下班后摔倒,誰的責任
2021-01-06國企勞務外包是否違規
2021-01-05辭職不批準去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0-12-25出口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費是如何計算的
2021-02-13人身保險法中的保險利益存在于何人
2021-02-16簽發保險單時被保險人已死亡還能賠償嗎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