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他人名義簽訂合同是否構成合同詐騙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規定,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詐騙對方財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以虛構的單位名義或者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二)使用偽造的、偽造的合同材料的,涂改、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為擔保;
(3)無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式引誘對方繼續簽訂、履行合同;
(4)收貨后逃逸的,(五)以其他方式騙取對方財物的。
案情簡介:2012年7月29日,王某以他人名義簽訂合同
用偽造的戶口簿和身份證冒充業主即王某父親的身份。在一家房屋中介公司,他以賣房為由與徐某簽訂房屋買賣合同,約定購房價格為100萬元,并當場向徐某收取定金1萬元。2012年8月12日,王某向徐某收取首期款29萬元,并同意支付過戶后的余款。雙方在辦理房地產過戶手續后,王某虛假身份被住建委工作人員發現,余額未獲。2013年4月23日,王某被公安機關抓獲。次日,王某的親屬將贓款退還給徐某,徐某向王某表示理解。法院判決:以他人名義簽訂合同,構成合同詐騙罪。
王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以他人名義簽訂合同,其行為已構成合同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6年,并處罰金6萬元。
本案中,王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以徐某父親的名義與徐某簽訂房屋買賣合同,騙取徐某財物。徐某已向王某交付30萬元,構成詐騙罪。但王某的詐騙行為是以簽訂合同的形式進行的,因此應優先考慮特別條款,以合同詐騙罪定罪。王某被繩之以法后,王某的親屬將贓款退還給徐某,徐某向王某表示理解為王某從輕處罰的情節。
以上是關于以他人名義簽訂合同是否構成合同詐騙罪。小編提醒群眾,在簽訂合同時,首先要確認是否是簽字人本人,而不是簡單地看合同內容來促成交易。如果您對合同詐騙罪有任何疑問,律霸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希望您能在這里得到更全面、更貼心的法律服務。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賣合同怎么審查
2021-02-25銷售虛擬貨幣是否違法犯罪
2020-11-14國內商標注冊程序
2021-01-05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申請書怎么寫的
2021-01-29公證遺囑怎么寫
2020-12-05遺棄罪先予執行
2020-11-11事故責任認定書的性質如何
2020-12-03和公司簽勞動合同時收取保證金合法嗎
2021-01-08法律中規定的雇傭關系是怎樣的
2021-03-21精神病人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1-22婚前個人財產會被老公的債務拖累嗎
2021-01-09無效擔保合同如何賠償呢
2021-02-07勞動合同期限怎么填
2021-01-02終止勞動關系領取失業保險條件
2020-12-31應屆生實習期簽什么合同
2021-03-03五一勞動節三倍工資有幾天
2021-01-04勞動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0意外傷害保險制度有什么規定
2021-03-21貨物運輸保險的特點
2021-03-01平安保險車禍理賠手續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