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仲裁是指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勞動爭議的仲裁和裁決。在我國,勞動仲裁是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必要程序。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提起勞動仲裁的一方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除非雙方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當理由,仲裁委員會將不接受超過法律規定期限的仲裁申請。
勞動法仲裁的具體程序如下:
I.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時,當事人應當提交上訴書,并根據被告人數提交副本。申訴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1、勞動合同當事人的姓名、職業、住所和工作單位、企業的名稱和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和職務。仲裁請求及其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證據和證人的姓名和地址。仲裁委員會應當自收到上訴之日起7日內決定是否受理上訴。決定受理的,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7日內向被告人送達上訴書副本,并向仲裁庭送達;決定不予受理的,應當說明理由。被告應當自收到上訴狀副本之日起15日內提交答辯狀和有關證據,仲裁委員會有權要求當事人提供或者補充證據。仲裁庭應當在開庭時間內提交,在聽證會四天前向雙方發出書面通知。當事人無正當理由不到庭或者收到代理書面通知后未經仲裁庭同意退庭的,申訴人應當被駁回,第四,仲裁庭應對勞動爭議進行調解,并督促雙方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自愿達成協議。如果通過調解達成協議,則應提供一份調解聲明,該聲明自送達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調解不成的,仲裁庭應當及時作出裁決。仲裁庭作出裁決后,應當作出裁決,送達雙方當事人。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起訴的,裁決發生法律效力。
VI.當事人應當在約定的期限內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和裁決書。一方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勞動仲裁案件受理范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下列勞動爭議: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三)因退市、辭退、,辭職和辭職(IV)因工作時間、休息和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和勞動引起的爭議(V)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用引起的爭議,(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國家機關與其公務員、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正式職工之間的爭議,屬于人事爭議,不屬于勞動爭議,不屬于勞動仲裁訴訟范圍
國家機關之間的爭議,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勞動者和其他建立勞動關系的人員,符合上述條件的,屬于勞動爭議。實行企業管理的事業單位與其符合上述條件的員工之間的糾紛也屬于勞動爭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制執行效力債權文書公證的規定
2020-12-28雇傭關系手指骨折損害賠償多久期限有效
2021-01-28臨時工工傷已得到了工傷賠償了單位要開除怎么辦
2020-11-23商標注冊中共同申請的代表人應如何確定
2021-02-02朋友行政違法會如何處罰
2021-03-04先干活后簽合同違法嗎
2021-02-16被正式批捕就一定會判刑嗎
2020-12-26傷殘等級鑒定的標準
2021-02-26私人借錢用房子做抵押安全嗎
2021-03-19競業限制協議不是自己簽的有效嗎
2021-02-22合同規定“可根據需要進行調崗”是否有效
2020-12-18勞動爭議的調解組織具體有哪些
2020-11-24勞動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0哪些屬于保險公司賠償的范圍
2020-11-20詳解旅游保險有哪些
2020-12-17怎樣提前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告知
2021-02-11農民土地轉讓私底下簽訂協議可以嗎
2020-11-25如何進行國有土地出讓,國有土地轉讓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16新土地法規定每一畝地多少錢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