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首是如何認定的
根據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一)自動投案,是指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機關發覺,或者雖被發覺,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訊問、未被采取強制措施時,主動、直接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
犯罪嫌疑人向其所在單位、城鄉基層組織或者其他有關負責人員投案的;犯罪嫌疑人因病、傷或者為了減輕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為投案,或者先以信電投案的;罪行尚未被司法機關發覺,僅因形跡可疑,被有關組織或者司法機關盤問、教育后,主動交代自己的罪行的;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緝、追捕過程中,主動投案的;經查實確已準備去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機關捕獲的,應當視為自動投案。
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動,而是經親友規勸、陪同投案的;公安機關通知犯罪嫌疑人的親友,或者親友主動報案后,將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也應當視為自動投案。
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后又逃跑的,不能認定為自首。
(二)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是指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后,如實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實。
犯有數罪的犯罪嫌疑人僅如實供述所犯數罪中部分犯罪的,只對如實供述部分犯罪的行為,認定為自首。
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除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還應當供述所知的同案犯,主犯則應當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實,才能認定為自首。
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認定為自首;但在一審判決前又能如實供述的,應當認定為自首。
二、自首的認定標準是怎樣的
根據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罪行,與司法機關已掌握的或者判決確定的罪行屬不同種罪行的,以自首論。
所謂“還未掌握”,是指司法機關尚不知道犯罪發生,或者雖然知道犯罪發生,但不知道犯罪人是誰以及雖有個別線索或證據使司法機關對某人產生懷疑,但還不足以據此將其確定為犯罪嫌疑人。
從訴訟的角度講,這里的“還未掌握”實際上是指“沒有確實證據證明”。在司法實踐中,根據司法機關掌握案件的線索和證據能否確定作案人可能犯某罪,是判斷罪行被掌握與否的重要標準。
“還未掌握”與“已經掌握”界限不清時,應當疑罪從輕,即認定為“還未掌握”。
自首分別一般自首、特別自首兩種,兩種自首,都可以從輕處罰。另外,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揭發他人犯罪行為的,還可能構成立功。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現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如果您的自首、立功行為不被認可,可以聘請專業的辯護律師提出申訴。
投案自首是法定減輕情節嗎
自首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自首后一定會減輕處罰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只有購房合同的房子法院能保全嗎
2021-03-09合同欺詐是犯罪嗎
2021-01-06未辦理結婚手續的財產問題
2021-03-05房屋他項權證過了有效期的后果有什么
2020-12-23簽保密協議有保密費嗎
2021-03-24女朋友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的受益人嗎
2021-02-05新《保險法》實施將帶來什么
2021-02-05淺析國際旅游島背景下有關農用承包地制度
2021-02-06免賠額和不計免賠
2020-11-23車輛超載保險賠付嗎
2021-03-16怎么對保險業非法集資處理
2020-12-07保單是否為保險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
2020-11-13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索賠的流程
2020-11-24借車給別人出了事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15保險代理機構管理規定全文
2021-03-14保險代理人收取保費不交公司如何定性
2021-02-01集體土地流轉必須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29劃撥土地能否贈與他人,劃撥土地贈與所需證件和資料有哪些
2021-01-07住改非拆遷,國家有沒有統一的補償標準
2021-01-28農村營業房拆遷,補償按照住宅給合理嗎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