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否屬于其他原因并遵循其他程序。是否需要申請重新鑒定或書面報告主管勞動部門
3。是否需要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
勞動能力鑒定程序:
(I)根據對員工工傷和疾病致殘程度的鑒定,檢查其是否構成殘疾和護理依賴程度
(II)準備殘疾鑒定申請勞動能力,并填寫《員工勞動能力喪失評估表》
(三)準備自理障礙鑒定申請書
(四)迅速向勞動部提交相關申請和醫療資料(包括病歷、CT報告等)
(五)收到勞動能力或自理障礙水平報告
(六)詢問委托人就是否申請重新評估征求意見(a)制定《工傷保險索賠清單》(II)聯系用人單位,是否可以進行調解(III)向勞動爭議仲裁提交投訴和證據材料(IV)準備預審材料,并提交勞動仲裁委員會審查理解雇主辯護意見等的文件(V)參加庭審(VI)庭審后和解或調解。不能自理的受傷職工在停職留職期間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因工傷住院的,由所在單位支付出差伙食補貼標準的70%;受傷員工經經辦機構批準并持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到統籌區外就醫的,所需交通、住宿費用由本單位按照本單位員工出差標準報銷。職工因工負傷或者患職業病的,應當給予治療,并享受工傷醫療待遇。處理工傷的員工應到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就醫。在緊急情況下,他們可以先去最近的醫療機構進行急救。工傷治療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和《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因工負傷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
勞動能力鑒定:
1。員工因工負傷,經治療后傷殘,傷勢相對穩定,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用人單位、受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應當向設區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并提供工傷鑒定決定書和職工工傷醫療救治的有關材料。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應當自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必要時,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的期限可以延長30天。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應當及時送達申請鑒定的單位和個人。申請評估的單位或者個人對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評估委員會的評估結論不滿意的,可以向省勞動能力評估委員會提出重新評估的申請,自治區、直轄市自收到評估結論之日起15日內。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的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為最終結論。勞動能力鑒定結束一年后,受傷職工及其直系親屬、所在單位或者經辦機構認為傷殘情況發生變化的,他們可以通過勞動能力鑒定申請對員工因工傷殘享受的工傷保險待遇進行復審和鑒定:
1。生活照料費:工傷職工經傷殘等級評定,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照料的,按月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生活照料費。生活護理費按三個不同級別支付:完全無法照顧自己、大部分無法照顧自己或部分無法照顧自己。標準為上一年度總體規劃區員工平均月薪的50%、40%或30%
2。一級至四級殘疾待遇:
(1)保留勞動關系并退出工作;(2) 一次性傷殘津貼;(3) 傷殘津貼按月發放。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4) 受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將停止發放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5) 如果員工因工作殘疾被確定為一至四級殘疾,雇主和員工個人應根據殘疾津貼支付基本醫療保險費。
三級、五級、六級殘疾。治療:
(1)保留與雇主的勞動關系,并由雇主安排適當的工作。安排工作有困難的,用人單位應當按月支付傷殘津貼。如果殘疾津貼的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雇主應補足差額。(2) 一次性傷殘津貼;(3)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規定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4)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的,用人單位應當一次性支付工傷醫療補助和殘疾就業補助。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
4、七級至十級傷殘待遇:
(1)一次性傷殘津貼;(2) 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勞動者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一次性支付工傷醫療補貼和殘疾就業補貼。具體標準由省、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因工死亡的處理:
(1)喪葬津貼,即總體規劃區員工上一年度6個月的平均月薪;(2) 供養親屬的撫恤金,在職工因公死亡前,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支付給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每個受扶養親屬的核定養老金總額不得高于因工死亡員工的工資。(3) 一次性工亡補貼是指總體規劃區域內員工上一年48-60個月的平均月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質押對所擔保債權范圍的效力
2020-12-13案件在執行階段還需要保全嗎
2021-03-21提出管轄權異議的要求有什么
2020-12-05行政訴訟公民原告資格能否繼承
2021-01-22新婚姻法中重婚罪判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09定金與保證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10商品房住房面積怎么計算
2020-12-27未成年人網絡打賞可以退還嗎?最高法明確了!
2021-02-10高中學生死亡學校負責法律責任嗎
2020-12-01五險一金的糾紛要怎么解決
2021-03-21在國外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1-01-03勞動者在安全生產方面有哪些權利
2021-02-09輕資產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23員工不勝任現有工作崗位能不能隨意調崗
2021-03-07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的區別
2020-12-27什么是婦女的“四期”,法律對保護“四期”有何原則性規定
2021-01-12意外傷害險可分為哪些種類
2020-11-12保險合同是不是有條件的單務合同
2020-12-14保證保險合同法律適用問題研究
2020-12-26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