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必須符合《解釋》第五條第一款“逃逸致人死亡”的明確解釋。也就是說,肇事者在交通事故發生后為逃避法律調查而逃逸,導致受害人因缺乏救助而死亡。這一規定很明確,不能與其他情況混淆。比如,交通事故發生后,行為人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隱匿或者遺棄被害人,造成被害人死亡的案件。顯然,這不是“逃逸致人死亡”,而是應當認定為故意殺人罪。
3。交通肇事者的逃逸行為與被害人的死亡在刑法上存在因果關系。被害人的死亡必須是由犯罪人的逃跑行為造成的。如果行為人在交通事故發生后逃逸,但受害人的死亡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如受害人在送醫院途中因交通事故死亡,不應認定為“逃逸死亡”。而且,必須是行為人的越獄行為在先,而受害人因行為人越獄而死亡的結果在后。兩者之間存在著這樣一種順序關系。交通事故發生時傷者當場死亡的,不能認定為逃逸致人死亡,應當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的第二量刑幅度處罰。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資欠條算勞動爭議案件嗎
2020-11-13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有哪些積極意義
2021-03-25交通事故肇事者應采取哪些措施
2020-11-12計時工資有績效獎金嗎
2020-11-24車禍致人傷殘如何索償
2021-03-25公司房產抵押貸款步驟是怎樣的
2021-02-08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可以代領嗎
2021-03-15不贍養老人的子女能分撫恤金嗎
2020-11-13集體土地拆遷賠償標準
2021-01-21工會如何發揮作用
2021-02-02無故辭退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03從一起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糾紛案談起
2021-02-04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1-26人身保險合同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2-02外資保險公司的關聯企業是指什么
2021-03-23單位要給滿50歲的女職員買養老保險嗎
2021-02-17駕駛員出車禍死亡負主要責任保險公司怎么處理
2021-01-06保險理賠打官司需要多少費用
2021-01-30工傷后可以向公司要一次性傷殘就業保證金嗎
2021-02-09車險責任應賠償多少比例?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