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能否適用緩刑是法律因素。(一)有無法定從輕、減輕情節。
即是否符合刑法第六十七條、第六十八條關于自首立功的規定。在交通肇事罪方面,主要看肇事者是否主動報警、主動投案自首、委托他人報警。當然,還包括行為人是否立功。(二)是否符合緩刑適用條件。首先,這是有期徒刑的要求。只有被判處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才能判處緩刑。對于交通肇事罪,只有不具有加重情節的普通交通肇事才能達到緩刑的要求。二是本質要求,即根據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適用緩刑不再危害社會。第三,不能是累犯。累犯人身危險性大,再犯可能性大。因此,累犯不應當適用緩刑。
2。(1)考慮被告在交通事故中的責任。
根據現行法律規定,只有承擔全部責任者和主體責任者才能構成同一責任,因此在具體量刑中,如果損害結果相同,被告人的責任不同,量刑也應該不同。(二)考慮被告人在犯罪后的態度,包括認罪態度和犯罪后能否如實供述犯罪事實。
犯罪后的態度直接反映了人身危險程度。對案發后未逃逸并積極配合公安機關偵查的被告人,量刑時應予以考慮。(3)考慮被告是否及時搶救和治療被害人。
在司法實踐中,經常會出現這樣一種現象,即案發后,肇事者忘記報案、不知所措地投案自首,而是主動將被害人送往醫院搶救治療。及時搶救和救治被害人,不是法律上的寬大或減輕情節,但效果比自首更為明顯,直接避免和防止了損失的擴大。因此,必須鼓勵被告的行為。即使營救行為不能避免被害人的死亡,在量刑時也必須加以考慮,筆者認為自由裁量權的范圍應該與自首相比較才可以。(4)考慮被告是否對被害人作出積極的經濟補償。
被告主動對被害人及其家屬進行經濟補償,是對被害人健康或生命的一種補償,是對被害人精神的一種慰藉,在一定程度上修復了交通事故破壞的社會秩序。同時,被告人的積極賠償行為也體現了他對自身過錯行為的正確認識和悔罪心理。(5)綜合考慮案發的時間、空間和周圍環境,如天氣條件、地面路況等。
<。分析客觀因素與主觀因素的對比度,有利于準確判斷犯罪人的過錯,準確定罪量刑。結合以上介紹,我們了解到,對于交通肇事罪,只能說一般而言,適用緩刑的可能性較大。但是,如果犯了交通肇事罪,同時又有逃逸情節,即使因為逃逸也導致被害人死亡,此時犯罪情節比較嚴重,那么基本上不可能適用緩刑。如果您在這方面需要法律幫助,不妨上網咨詢律霸。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要收回嗎,土地征收規定是什么
2020-12-01擔保合同期限最長是多久
2020-11-25男子嫖娼曠工被解雇起訴被駁回,曠工公司可以開除員工嗎
2020-11-17配偶有家庭暴力怎么解決
2020-12-05房子保全后多久失效,還可以續保嗎
2021-02-19因死亡勞動合同終止經濟補償有嗎
2020-12-05在合同中分工責任不履行怎么辦
2021-01-30集體土地可以進行流轉嗎
2021-01-07農村宅基地糾紛案件如何處理
2020-12-14公司倒閉員工按入職時間怎么賠償
2021-01-18符合條件的職工是否可以申請變更無固定期的合同
2020-12-12事業單位無社保的裁員補償標準
2020-11-15離婚又復婚可以再次享受婚假嗎
2021-03-25單位能否辭退拒絕加班的職工
2020-12-29保險合同無效案例有什么規定
2020-12-17投保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保險理賠誤工費標準
2020-12-11林地的承包期限是多少年
2021-03-10戶口已遷入婆家的外嫁女離異后,能享受婆家的拆遷補償嗎
2021-01-21統一進行危房改造,有補助嗎,在哪里查看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