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制度作為一項保障案件公正處理的制度,已被現代國家的訴訟立法所采納。申請回避是當事人在審判過程中發現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情形,請求不參加案件的審判。
我國現行民事訴訟法第四章明確規定了回避制度,涉及回避的法律情形、適用對象、方式和程序,基本構建了較為完善的回避制度。申請回避有兩種方式:自行回避和當事人申請回避。自我回避是指法官在出現回避情形時,主動提出回避,即不參加或退出案件審理。顯然,自我規避應該建立在規避人員意識到規避情形存在的基礎上,自覺遵守規避制度,這是一種自覺行為。但是,規避制度的保護不能依賴于任何有意識的行為,而必須建立一定的制度來保護它,即當事人監督司法人員的自我回避。因此,客觀地說,申請回避的保護功能遠遠大于自我回避。然而,由于法律對當事人發現抗訴情形的規定不足,使得抗訴申請無法得到制度的保障,使得相對完善的抗訴制度形同虛設。回避制度的“維護司法權公平行使,維護國家公信力”的目的也可能受到影響,因此我們必須正視回避制度實現的制度保障問題,其效果是明顯的,關鍵應是當事人申請回避的制度保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官應當回避,當事人有權口頭或者書面申請回避:(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三)與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審理的。
法官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款待、饋贈,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其回避。法官有前款行為之一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前三款的規定適用于文員、翻譯、鑒定人和檢查員。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手房買賣合同怎么判斷合同效力
2021-02-05北京精神損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23行政復議沒成功怎么辦
2020-11-18拆遷辦可以做行政訴訟被告嗎
2021-01-02怎樣確定損害賠償的范圍?
2020-11-25怎樣處理同時申請的相同商標
2021-03-06保密協議范本怎么寫
2021-02-12起訴離婚孩子撫養費是如何計算的
2021-01-01債務人能否以法院對夫妻債務的處理結果對抗債權人
2020-12-28民法總則中有關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有哪幾種
2020-11-23事故認定書如何要求重新認定
2020-11-28房屋買賣抵押權還在嗎
2021-02-06主合同消滅擔保合同也消滅嗎
2021-03-02房產放棄贈與公證了沒過戶能反悔嗎
2020-11-20勞動合同的變更
2021-01-31公司倒閉無定期懷孕員工怎么賠償
2021-03-04交通事故理賠期限是怎么算的
2021-02-20定期壽險該怎樣理解
2021-03-02論發展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1-17飛機延誤賠償標準有什么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