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事審判法律適用的幾個問題:一是擔保物權的實現問題;二是擔保物權實現的審查問題。人民法院對擔保物權實現的審查,在性質上屬于“形式審查”。主要考察擔保物權實現的條件是否具備,包括擔保物權是否有效成立、主債務履行期是否屆滿、擔保物權的實現是否受到限制等。經審查,發現有民事權益爭議的,駁回申請人的申請,通知申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被申請人提出異議并提供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綜合判決。被申請人只提出或者籠統表示異議,不提供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防止被申請人濫用異議權。被申請人提出合理異議,經審查成立的,可以駁回申請人的申請,并通知申請人通過訴訟程序解決。人民法院在審查過程中,認為需要開庭的,可以根據職權啟動聽證程序,通知申請人、被申請人和有關利害關系人到庭詢問。擔保物權實現程序屬于特別程序,不適用于調解。在人民法院審查過程中,雙方自愿和解的,申請人可以申請回避,人民法院應當準許。論擔保權的共存。被擔保人申請擔保物權實現的,應當依照物權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定辦理,但應當注意當事人對擔保物權和擔保物權的實現順序是否有特別約定。擔保物權實現的申請與當事人約定不一致的,應當駁回。同一財產上存在多個擔保物權的,登記的擔保物權尚未實現的,后繼擔保物權申請實現擔保物權的,人民法院可以予以支持,但前提應當是保護第一擔保物權。擔保物權實現程序是一項全新的制度。由于立法原則的原因,實踐中難免會出現問題。最高人民法院正在研究制定相應的司法解釋。在司法解釋出臺前,鼓勵各地法院積極探索、先行先試,避免出現不受理、拒不受理的情況,切實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二是關于企業間借貸問題。近年來,地方法院對民間借貸問題的反映較為突出。但嚴格來說,民間借貸并不是一個法律概念。司法部門和行政監察部門對“民間借貸”概念的范圍有不同的理解。根據最高人民法院1991年頒布的《關于人民法院審理貸款案件的意見》,貸款案件是指自然人之間的貸款糾紛、自然人與法人之間的貸款糾紛、自然人與其他組織之間的貸款糾紛。金融監管部門掌握的標準是,商業銀行金融貸款以外的所有貸款合同糾紛都屬于民間借貸。其中,既包括自然人之間的生活消費貸款,也包括企業之間的生產經營貸款。在企業間拆借方面,不僅包括小額貸款公司、典當公司等具有金融資質的非銀行機構之間的拆借,還包括無金融資質的企業之間的拆借。在商事審判中,應當區分不同借貸行為的性質和效力。不具備從事金融業務資格,但實際經營貸款業務,將貸款收入作為企業主要利潤來源的,貸款合同視為無效。在處理無效后果時,由于借款人和借款人都有過錯,借款人不應因此獲得額外收益。根據公平原則,借款人在歸還貸款本金時,應參照當地同期同類貸款平均利率標準,歸還資金占用期間的利息。不具備從事金融業務資格的企業之間為生產經營目的臨時拆借資金的,提供資金的一方不以資金和金融為經常性業務,不違反國家金融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停止拆借合同不應被視為無效。2利息保障標準和還款順序。雙方在貸款期限內對利率有約定的,以約定為準,但約定的利率不得超過貸款時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類貸款基準利率的四倍。付息協議不明確的,可以根據當事人的交易習慣,參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或者當地同期民間借貸平均利率確定。雙方對本息還款順序有約定的,從其約定。沒有約定的,按照利息先于資本的順序計算。借款人與借款人就逾期還款違約金和逾期利率達成一致的,借款人可以同時要求支付逾期利息和違約金,但總額以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的四倍為限。借款人向小額貸款公司、典當公司借款,除合同約定的利息外,還約定了其他合理費用的,應當予以保護,但總額一般不超過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類貸款基準利率的4倍在同一時期。
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推進,未來央行可能不會公布基準利率。在此背景下,我國以貸款基準利率四倍作為利率保護上限的司法政策也將有所調整。鑒于地方法院受理的民間借貸案件較多,能否考慮以不同地方商業銀行同期同類貸款的平均利率作為4倍的參考值,可以進一步研究論證。第三,公司法中的法人人格否認。《公司法》第二十條為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的適用提供了法律依據。但應當強調的是,公司人格獨立是公司法的基本原則,公司人格否認是公司制度的例外。因此,應嚴格把握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的適用條件。在程序上,人格否認制度的適用應當以當事人的請求為基礎,人民法院不應當根據職權主動適用。在實質上,應當同時具備《公司法》第二十條規定的主體要件、行為要件和結果要件,避免因制度濫用而動搖法人獨立原則的基石。論人格混淆的認定與舉證責任的分配。股東與公司發生財產混淆、業務混淆、人員混淆、住所混淆時,可以認定股東與公司的人格混淆。對上述事實,除一人公司外,公司債權人應當承擔舉證責任。公司債權人能夠提供初步證據證明股東濫用公司獨立法人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但公司有公司經營的證據,不能提供進一步證據證明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優先受償原則公平與誠信,決定了進一步證明公司人格濫用的舉證責任是由公司承擔還是由股東承擔。三。公司人格的反向否認與橫向否認。根據《公司法》第二十條的規定,公司法人格否認的適用范圍僅限于股東。然而,在司法實踐中,也有公司人格與公司法人格相沖突的案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污蔑偷東西能報警嗎
2020-11-10護照補發和換發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2交通事故神經性損傷能鑒定嗎
2020-12-25對帳單可以當欠條嗎
2020-12-12夫妻婚內借條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22拖欠銀行貸款無力償還會坐牢嗎
2020-12-17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19再審提交哪些證據,才是新證據
2020-11-15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標準2020
2020-12-04交通事故從起訴到發傳票是多少天?
2021-03-19交通肇事與交通肇事罪有什么區別
2020-11-20申請強制執行如何銷案
2021-01-16患病職工合同期已滿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1-17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不足怎么辦
2021-02-26辭退實習期員工違法嗎
2020-11-16國企勞務外包是否違規
2021-01-05保險合同的條款形式有哪些
2021-02-132020最新人身意外保險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04被車撞傷后要求保險公司賠償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意外責任險
2021-02-26關于保險代理人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