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傷事故發生后,員工關系專員如何處理工傷事故,一是企業應及時上報工傷、職業病情況,不得瞞報、漏報,職工或者其親屬應當申請工傷認定,享受工傷待遇;三是企業工會組織可以代為申請。
2。申報時間要求:自發生工傷事故或者職業病診斷之日起15日內申報,受傷職工或者其親屬在15日至30日內申報。在這段時間內,要盡快提出報告和申請,有利于受傷職工及時調查取證,及時享受相關治療。
3。工傷調查取證與認定:勞動行政部門接到工傷報告和申請后,應當密切關注工傷的調查和返還,一般在7日內,特殊情況下,應當在7日內辦理,是否認定工傷,應當推遲到30日作出結論,并書面通知工傷認定。調查取證材料應當包括:職工對有關問題的申請、核實情況;醫院或者醫療機構對工傷、職業病的診斷情況和有關情況;企業工傷報告和現場調查。
4。工傷糾紛的處理:兩類糾紛應適用不同的程序。一是企業不同意受害職工的要求時,職工或者其親屬應當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雙方當事人對仲裁結論不服的,應當向法院提起上訴。二是對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作出的工傷認定或者確認支付決定不服的,向上一級勞動行政部門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結論不服的,應當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2。員工是否上廁所屬于工傷,不屬于工傷。公司員工的傷害并不都是工傷。只有在工作時間內、工作時間前后和工作場所因工作事故受傷和因履行職責而遭受暴力傷害的,才屬于工傷。因病猝死或者搶救后48小時內死亡的,視為工傷。其他不能認定為工傷或者視為工傷的情形。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應認定為工傷的法律情形有七種:(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因工作原因發生意外傷害的;(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因與工作有關的準備工作或者收尾工作發生事故受傷的;(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因履行工作職責發生暴力等事故受傷的;(四)患職業病;(五)因工負傷、失蹤;(六)在上下班途中,因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負傷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員工關系專員如何處理工傷事故?勞動者所在單位未及時辦理工傷申報等相關事宜的,受傷勞動者可以向單位索賠。工傷事故發生過程中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糾紛如何處理?建議您及時向律霸律師求助。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大學生實習期可以簽什么合同
2020-11-18車禍獲得賠償能否申請工傷
2021-01-22企業申請破產應提供什么材料
2021-03-04如何轉移婚內財產,轉移婚內財產有效嗎
2020-11-11婚前財產的約定和處理
2021-02-02未婚先孕怎么領結婚證
2021-03-15交通賠償訴訟怎樣提交證據?
2021-02-04吃霸王餐怎么處罰
2020-12-02二手房過戶給小孩后房子拆遷怎么辦
2020-12-31二手房中介買賣糾紛有哪些
2020-12-10集資房是什么意思
2020-12-13試用期離職扣2個月工資怎么辦
2020-12-26企業調崗可否隨意進行
2020-12-02意外保險屬于遺產嗎
2020-11-15飛機延誤怎么辦
2021-01-06保險欺詐可以行政仲裁嗎
2020-11-07欺騙誘導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1-01-18在辦保險之前開過三高的藥物,會影響理賠嗎
2020-12-07按揭車保險怎么買
2021-01-18導致保險合同終止的原因有哪些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