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部門在行政執法過程中,共有公民、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個體合伙企業、企業法人分支機構等七種責任主體的共同行政行為資格,企業法人的子公司和其他企業法人分支機構。行政處罰對象的資格,請閱讀以下內容。如何準確認定行政處罰對象的資格在行政執法過程中,首先要認定當事人的主體資格,特別是在行政處罰案件中,無論是簡易程序案件還是普通程序案件,行政處罰主體性質的認定直接影響到整個行政處罰案件是否合理合法。因此,如何準確認定行政處罰對象的主體資格成為辦案中必須解決的問題。以下是工商部門行政執法過程中七個共同責任主體資格認定的總結和探討。
1,公民
對于公民身份的認定,目前沒有問題。根據《行政處罰法》,年滿14周歲,能夠正確識別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自然人,都具有行政責任能力,都可以成為行政處罰的主體。但是,14歲以下的人和精神病人不應受到行政處罰。個體工商戶以個人或者家庭為經營主體,應當受到公民或者個人的定性處罰。個人獨資企業是自然人投資的企業法人,其財產歸投資者本人所有,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其經營活動的全部成果最終歸于自然人。因此,在行政處罰中,也應當承認個人獨資企業是公民或者個人,而不是單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個人合伙,是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公民按照約定提供資金、實物、技術等,合伙經營的行為。因此,在行政處罰中,個人合伙、個體工商戶、獨資企業的性質應界定為公民或個人。
5??梢栽O立企業法人分支機構。設立分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分支機構雖然不具備法人資格,但仍具有責任能力,只是不像法人那樣具有完全獨立的責任能力,而只是具有法律一般規定或法人授權的相對獨立的責任能力。因此,具有營業執照、法律責任相對獨立的分支機構可以成為行政處罰的對象。對行政違法行為負有責任的,可以獨立承擔責任。企業設立的子公司為獨立法人。子公司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當然,依法獨立承擔行政責任。母公司對子公司的違法行為不承擔責任。企業法人的其他分支機構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相對獨立的分支機構;另一類是非獨立的分支機構。這種獨立與非獨立的分類是以是否取得營業執照為依據的。依法取得營業執照的企業分支機構受到行政處罰的,處罰對象為該分支機構。對未取得營業執照的分支機構進行行政處罰的,處罰對象為設立分支機構的法人。綜上所述,工商部門在執法辦案過程中,要全面收集行政相對人的資格、資質等證明文件,認真審查其行政法律地位,準確確定行政相對人的主體資格行政處罰的對象。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先訴抗辯權
2020-12-15申請工傷鑒定四個月了還沒下來怎么辦
2021-02-13簽了贍養協議現在不給錢能告他嗎
2021-03-03物權法對主物,從物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9好友玩失蹤是否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2021-03-01農村家庭贍養協議怎樣寫
2020-11-08合同債權質押的法律效力應包括什么內容
2021-03-19按揭的房產可以贈與未成年兒子嗎
2021-01-12部分免責算免責條款嗎
2021-02-08疫情期間被隔離扣工資嗎
2021-03-09因丈夫婚外戀訴離婚,妻子能否請求損害賠償
2021-02-11深圳補交社保勞動仲裁能補幾年
2021-02-04建筑工程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1對維護保險標的安全基本規則有哪些
2021-03-20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有哪些
2021-01-22發生車禍后保險都賠哪些費用
2020-12-05保險法關于理賠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0保險的功能有哪些
2021-01-14保險理賠誤工費標準
2020-12-11拆遷補償方案全國有統一標準嗎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