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查閱配偶護照侵犯其隱私的,可以起訴。
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私人生活的安寧,私人信息的隱私受到法律保護,不被他人非法入侵、知悉、收集、使用和披露的人格權。此外,權利主體對他人干預個人生活的程度、個人隱私是否向他人披露、以及作為權力問題的人群的范圍和程度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在我國現行法律中,只有《侵權責任法》第二條規定隱私權屬于民事權益的范圍。根據我國國情和國外有關資料,下列行為可歸為侵犯隱私:
1。未經許可泄露公民姓名、肖像、住址、電話號碼的。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房屋或者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生活安寧的。
3。非法跟蹤他人,監視他人房屋,安裝竊聽裝置,拍攝他人私生活照片,監視他人室內情況。
4。未經本人許可,非法窺探他人財產狀況或者泄露他人財產狀況的。
5。私自打開別人的信件,偷看別人的日記,窺探別人私人文件的內容,并公之于眾。
6。非法調查、窺探他人的社會關系,并向社會公布。
7。
8。
9。泄露或者公開公民個人資料,擴大公開范圍的。
10。根據《民法通則》第120條的規定,侵犯隱私權的民事責任應當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和賠償損失。侵犯他人隱私,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按照全額賠償的原則給予全額賠償。
侵犯他人隱私,給他人造成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后果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精神撫慰金。精神撫慰金的數額根據侵權人的主觀過錯程度、侵權的具體情況、后果和影響、侵權人的利益、侵權人的經濟承受能力和當地法院的平均生活水平確定。依照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的規定,國家機關和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定,出賣或者非法提供本單位在履行職責或者為他人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或者罰金。《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定,有偷窺、拍照、竊聽、傳播他人隱私行為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日以上拘留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的罰款。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回答,在單位工作時,如果單位要查員工信息,只能問當事人自己的信息,不能問本人以外的家庭成員的信息,所以如果對方侵權,如果你還有相關的法律意見,你可以打電話給律霸的在線律師來回答。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修路征地協議書
2020-12-06工傷鑒定下來后怎么領鑒定報告
2020-11-19經濟糾紛律師費用誰出
2021-02-04股權激勵是一種融資嗎
2020-11-15重大安全事故處罰條例
2021-03-14不給撫養費怎么強制執行,法院強制執行措施有哪些
2021-03-24正在抵押的房子能買嗎
2020-12-13合同債權債務什么時候一起轉讓
2020-12-25已登記的地役權的可以單獨申請登記嗎
2021-02-15個人銷售住房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3-09勞動仲裁輸了怎么賠償
2021-01-04勞動合同的解除要求需要哪些
2021-01-19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的區別
2020-12-27保險合同成立
2020-11-23有關保險的"法律常識"
2021-01-28離婚時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1-31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完成時間是多久
2021-03-08購買汽車保險怎么選擇銷售商
2020-12-30什么是保險欺詐
2020-12-07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