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合同法規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一方當事人有確鑿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二)轉移財產、提取資金以逃避債務債務;
(三)喪失商譽;
(四)喪失或者喪失商譽或者其他可能導致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情形。當事人一方中止履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另一方當事人提供適當擔保的,應當恢復履行。實際上,在司法實踐中,在行使不安抗辯權并中止履行合同后,如果一段時間后,合同的履行情況沒有改善甚至進一步惡化,那么為了避免造成更多的損失,中止履行的一方當事人可以進一步解除合同。有人建議,我們應該在這個時候向更多的律師尋求幫助。律霸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家賠償案件屬于行政訴訟嗎
2021-03-17被執法人員毆打怎么辦
2021-03-18p2p非法集資資金如何追回
2021-02-10搭網約車上下班發生交通事故能工傷賠償嗎
2020-12-03死緩減刑后最低執行期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07離婚后如何強制執行探望權
2021-03-10撞到人受傷逃逸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0-11-26老公有語言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1-01-13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
2021-02-05企業經營不善降薪是否違法
2020-11-30未成年繼承遺產需要償還債務嗎
2020-11-30外賣不讓進小區違法嗎
2020-12-14幼童在火車站內玩耍被列車軋傷致殘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1-02-22如何證明與單位存在勞動關系
2020-11-14事實勞動關系證人證言可以證明嗎
2021-01-12企業單方變崗調薪的行為應該如何認識
2021-01-24能登報聲明斷絕親子關系嗎
2021-03-20離職證明中注明無勞動糾紛是不是就不能要求補償金
2021-01-07公司收取押金和扣押身份證件需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0-12-25我國產品責任的損害是如何賠償的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