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注銷后,股東對原公司債務承擔何種責任。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個獨立的法人實體,它就像一層面紗,將公司和股東的責任分隔開來。即使公司財產不足以償還公司債務,公司股東也不受公司債權人追索。經法定注銷程序后,公司喪失法人資格,公司及股東對公司以前的債務不承擔責任。但根據《公司法》第二十條規定,“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公司解散后,股東在一定條件下承擔股東責任。原股東承擔公司債務的具體情形如下:
1;《若干問題的規定(二)》(以下簡稱《公司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二條規定:“公司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時,債權人主張公司成立時未繳納出資的股東和其他股東、發起人,在未繳出資的范圍內,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司法實踐中,股東瑕疵出資主要是指股東出資不實,如缺少注冊資本、虛假出資、虛報注冊資本等打開。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公司被注銷,也要承擔連帶責任,清償公司債務。資本外逃或轉讓根據資本充實原則,股東出資后提取或轉讓部分或全部資本的,公司不具備履行合同的能力。股東將原公司的主要人員、財務、物資、業務等從公司中分離出來,成立新公司,用原公司的資產經營,使原公司成為空殼,這種情況較為普遍,但新公司不承擔原公司的外部法律責任。在這種情況下,股東應當在收回原公司資產的范圍內承擔清償原公司債務的連帶責任。股東抽逃全部注冊資本或者抽逃后的注冊資本未達到法定最低限額的,視為公司喪失法人資格,股東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公司法》規定,注銷公司應當辦理法定的清算程序,包括通知債權人債權等,否則,即使已經注銷,也可以要求股東承擔賠償責任。《公司法》第十章“公司解散與清算”、《公司法司法解釋二》和《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六章“注銷登記”對公司注銷登記作了具體規定。非法清算程序主要集中在以下情形:(1)公司解散后,股東惡意處分公司財產,給債權人造成損失。債權人有權向人民法院請求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相應的責任。(二)公司未清算或者虛假清算的,公司解散后,股東應當在未依法清算的情況下注銷登記,或者以虛假的清算報告騙取公司登記機關注銷法人登記,給債權人造成損失的,股東或者清算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三)清算組不依法履行通知、公告義務,致使債權人尚未清償的有限公司作出解散決議的,股東應當組成清算組,對公司財產進行清算,并通知債權人。《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六條規定:“清算組應當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內通知債權人,并于六十日內在報紙上公告。債權人應當自接到通知之日起30日內,未接到通知的,自公告之日起45日內,向清算組申報債權。”這里的公告還必須是公司注冊地國家或省級有影響力的報紙。清算組未依照前款規定履行通知、公告義務,致使債權人未及時申報債權而未清償債務的,債權人要求清算組成員對由此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支持。(四)未在法定期限內成立清算組,致使公司財產發生折舊、滅失、毀損或者滅失的。《公司法》規定,公司應當自解散之日起十五日內成立清算組,開始清算。有限公司股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控股股東未在法定期限內成立清算組進行清算,致使公司財產發生折舊、滅失、毀損、滅失的,債權人主張在造成損失的范圍內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支持。(五)公司的主要財產、賬簿、重要文件等丟失,無法清償。股東作為公司清算過程的主要責任人,玩忽職守,致使公司重大財產、賬簿、文件等滅失,無法清償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六)清算組成員在從事清算事務時,除上述情形外,還有其他過錯行為,給債權人造成損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其他過錯行為主要是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行為。例如,清算組未按照公司法律、法規的規定向公司登記機關報送清算報告,或者報告隱瞞重要事實或者有重大遺漏;清算組成員利用職權營私舞弊,謀取非法利益所得或者侵占公司財產;未經股東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而實施清算方案,給公司或者債權人等造成損失的;公司的資產、人員或者財務未與股東或者股東設立的其他公司分離的,清算組公司將喪失獨立法人地位,債權人有理由認為公司實際上與股東或其他公司是同一的,當公司不能承擔責任時,股東或其他公司應當承擔連帶責任。公司混淆的常見原因有:(1)財產混淆。如股東財產與公司財產不分離,公司會計管理混亂,雙方使用同一賬戶等。(2) 生意好壞參半。如公司受控股股東支配或操縱,公司業務與其他關聯公司業務不分離,存在大量不公平關聯交易等。(3) 家族共有財產和公司財產沒有區別;(4)一套人和兩個品牌,一個人組成多個公司,每個公司表面上是獨立的,但實際上財務、人事和資產沒有區別。
5。一人公司的股東不能證明公司的財產和獨立股東本身的財產。一般來說,一人公司的股東與有限公司的其他股東一樣,以其對公司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但由于一人公司股東單一,其他非一人公司內部缺乏相互制約,很容易產生公司財產與股東財產相混淆的現象。為防止股東濫用公司獨立法人資格,混淆公司財產與自己財產,實現非法目的,新《公司法》賦予一人公司股東證明公司財產獨立于自己財產的法律義務。新《公司法》第64條規定,“一個pe的股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共同居住人
2021-02-06公司拖欠工資怎么維權,公司拖欠員工工資怎么辦
2021-01-31沒有第三方參與的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17法官對于不能在審限內結案的案件如何處理
2021-03-13在不起訴的情況下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26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有幾種法定情形?
2021-01-19父母健在孩子能否變更監護人
2020-11-26家庭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0-12-22侵害專有出版權能否起訴作者
2021-02-16如何預防員工不辭而別
2021-02-10勞動合同主體可以變更嗎
2021-02-24懷孕期間可以要求調崗位嗎
2021-01-03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公司裁員賠償規定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22投保人壽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6海洋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關系人有哪些
2020-11-29“三個期限”避免保險合同糾紛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1在人身保險中應該規定哪些內容
2021-01-28酒后駕車致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24保險公司可以區別定價嗎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