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調解仲裁 是指在仲裁庭的主持下,當事人在自愿協商、互諒互讓基礎上達成協議,從而解決糾紛的一種制度。我國的仲裁法規定,雙方可以先協商,調解不成可以進行裁決,那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最新總則是什么?一起看以下內容: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公正及時解決勞動爭議,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制定本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三條 解決勞動爭議,應當根據事實,遵循合法、公正、及時、著重調解的原則,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第四條 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六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于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
第七條 發生勞動爭議的勞動者一方在十人以上,并有共同請求的,可以推舉代表參加調解、仲裁或者訴訟活動。
第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會同工會和企業方面代表建立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共同研究解決勞動爭議的重大問題。
第九條 用人單位違反國家規定,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拖欠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勞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最新總則如上所示,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爭議的,可以依照本法執行。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該根據調解書的結果制作裁決書,協議與裁決書都有法律效力,如果在調解書簽收前當事人反悔的,仲裁庭應當及時作出裁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結婚法定年齡2020最新規定是什么?
2021-02-152020年最新離婚答辯狀范本
2021-03-19與現役軍人離婚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0分居離婚的條件有哪些?
2020-12-04單方起訴離婚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27無孩子離婚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1-01-07夫妻辦離婚需要帶什么證件
2021-02-07北京離婚律師費用是多少
2021-01-10離婚答辯狀格式是什么?該怎么寫?
2020-12-20寶寶出生證明有什么用?
2021-02-05離婚后還可以要求增加孩子的撫養費嗎
2021-03-24出生證明公證認證怎么辦理?
2021-02-272020婚姻法子女撫養權的法律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19夫妻離婚后孩子撫養權如何確定?
2020-11-21如果夫妻離婚房產怎么分配最合理?
2021-01-26什么是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27婚前財產公證怎么辦
2021-02-27婚姻法中對離婚損害賠償有哪些規定?
2020-11-18離婚后房產怎么分,離婚房產分割原則
2021-02-11繼承權公證的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