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仲裁,是指勞動爭議仲裁委員對申請仲裁的勞動爭議案件依法進行裁決活動。仲裁是我國處理勞動爭議的一種基本形式,在勞動爭議處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提供最新勞動爭議仲裁程序,它主要包括三個步驟:立案、仲裁、裁決。
一、案件受理
當事人應當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向轄屬的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申請時應當提交申訴書,并按照被訴人數提交副本。申訴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1)勞動者當事人的姓名、職業、住址和工作單位,用人單位的名稱、地址和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職務;
(2)仲裁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和理由;
(3)證據、證人的姓名和住址。
當事人向仲裁委員會提交申訴書,經審查,仲裁委員會收到申訴書之日起7日內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決定不予受理的,應自作出決定之日起7日內制作不予受理通知書,送達申訴人;決定立案的,應自作出決定之日起,7日內向申訴人和被訴人發出書面通知,同時將申訴書副本送達被訴人,被訴人應在15日內提交答辯書和證據。被訴人不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案件審理。勞動者
二、調查取證
仲裁委員會有權要求當事人提供或補充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取證,或針對雙方當事人的申訴和答辯中存在的疑點,仲裁委員會依職權可向有關單位、知情人了解情況和收集證據,遇有需要勘驗或鑒定的問題,應交由法定部門勘驗或鑒定;沒有法定部門的,由仲裁委員會委托有關部門勘驗或鑒定。
三、仲裁調解
在查明爭議事實的基礎上,由仲裁庭或仲裁員主持,對勞動爭議案件先行調解,經調解達成協議的由仲裁委制作《仲裁調解書》,由雙方當事人簽字,仲裁員署名,加蓋仲裁委員會印章并送達當事人。調解不成的,仲裁庭應及時仲裁。
四、仲裁裁決
仲裁庭開庭裁決,應當在開庭的4日前,將開庭時間、地點的書面通知送達當事人。
開庭審理時,聽取申訴人的申訴和被訴人的答辯,由仲裁庭進行當庭調查、主持辨論,征詢雙方當事人的最后意見,并再行調解。雙方未達成協議或不愿接受調解的,經仲裁庭作出裁決,并制作《仲裁裁決書》送達雙方當事人。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一方當事人不執行的,對方當事人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實婚姻在新婚姻法中怎么認定?
2020-11-25關于夫妻財產公證程序的法律規定
2020-12-15協議離婚需要準備哪些材料?
2020-11-11離婚判決書什么時候生效
2021-02-04協議離婚需要多長時間
2020-12-17同意離婚答辯狀范文
2021-01-06離婚訴訟費用是多少錢?
2021-03-07協議離婚需要什么手續,協議離婚需要辦理什么證明
2021-03-20離婚后還可以要求增加孩子的撫養費嗎
2020-12-03子女撫養費減免和增加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10子女撫養費是否可以變更,子女撫養費變更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14子女撫養費協議范文
2021-02-08未婚生子女由誰撫養?
2020-12-18法院判決監護權歸屬的標準,怎么確定監護人
2020-11-16出生證明公證認證怎么辦理?
2020-12-16父子關系證明怎么寫 去哪里開
2021-01-03北京獨生子女費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7上海市獨生子女費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1繼子女有繼承權嗎?繼子女是否可以代位繼承?
2021-02-09被執行人拒付撫養費被拘是否符合我國法律的規定?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