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勞動者,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參加仲裁活動;無法定代理人的,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為其指定代理人。勞動者死亡的,由其近親屬或者代理人參加仲裁活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二條至第十四條也作了相應的規定。
根據以上規定,勞動爭議仲裁中的法定代理,是指由法律規定的代理人,代理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勞動爭議仲裁當事人,參加仲裁活動。
我國的法律根據自然人的年齡階段和精神狀況,將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劃分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和無民事行為能力(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按照《民法通則》的規定,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占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在勞動爭議仲裁中規定法定代理,主要適用于被代理人雖為成年人但因疾病、傷害等情況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勞動者。然而在勞動爭議仲裁中還有一種情形也適用法定代理,相關法律并沒有明示,那就是工傷賠償案件中因工死亡的勞動者之未成年子女通過勞動爭議仲裁向用人單位主張供養親屬撫恤金的,應當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本人參加仲裁活動。
勞動爭議仲裁中的指定代理,是指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指定代理人,代理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勞動爭議仲裁當事人參加仲裁活動。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指定代理人的情形,發生在喪失惑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勞動者沒有法定代理人昀情況下。這時如果不為該勞動者指定代理人,一方面在仲裁過程中該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很難得到有效維護,另一方面仲裁也很難開展進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指定的代理人,一般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勞動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根據婚姻法規定,分居多久可以起訴離婚?
2021-02-15訴訟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1-01-26離婚案件管轄權怎么確定
2020-11-09夫妻辦理離婚手續需要哪些證件
2020-12-03離婚律師收費標準
2020-11-24離婚律師費用能由對方出嗎?如何收取
2021-03-17不同意離婚答辯狀范文怎么寫
2021-02-20離婚了孩子能改姓嗎?需要哪些手續?
2021-03-05撫養費糾紛怎么解決,如何處理撫養費糾紛?
2021-02-18寶寶出生證明有什么用?
2021-02-05非婚生子女撫養費怎么處理
2021-02-04監護人證明怎么開
2021-03-01未成年子女撫養費的計算方式是怎樣的
2021-01-01最高院關于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權規定是什么
2021-02-01出國出生證明怎么開?
2021-02-01父子關系證明去哪里開
2021-03-19拒付撫養費被拘留多久?
2021-01-222020年山東省計生條例是怎樣的?
2021-01-08出生證明辦理期限
2020-12-11辦理出生證明應該遵照怎樣的流程,出生證明辦理要幾天?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