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在職期間的勞動者因為受傷而導致住院,這時候,企業就需要給勞動者一定的醫療期,當勞動者恢復了,但是又沒辦法勝任之前的工作崗位時,這時候企業會提出解除勞動合同,而勞動者可以得到一定的經濟賠償。那么醫療期滿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標準是怎樣的?小編來簡單的解答一下。
一、醫療期滿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標準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6條的規定,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第47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1年支付1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
同時,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27條的規定: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支付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
二、工傷醫療期滿不上班處理方法
工傷醫療期滿后不來上班,可以調整崗位,但是不能辭退勞動因為工傷員工本身的特殊性,勞動法對其權益有著特別的保護規定。對于一至六級工傷員工,用人單位應保留勞動關系,除非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不得單方面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五至六級工傷員工嚴重違紀除外)。
而對于七至十級工傷員工,用人單位只有在以下四種情形才能與其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
1、勞動合同期滿終止不續簽;
2、工傷員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
3、工傷員工存在嚴重違紀的情形;
4、用人單位破產、被吊銷營業執照、關閉、撤銷或注銷等情形的。
除此四種情形外,用人單位不能以其他理由與工傷員工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對于上述問題中的八級工傷員工長期休病假不來上班,因為該員工屬于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員工,如果員工確實存在傷病,在員工主觀無過錯的情況下,用人單位不能解除其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第44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因此,因為員工的工傷身份,即使其醫療期滿不能來上班,或者上班不能從事原有工作,公司調整崗位后仍不能從事,用人單位也不能單方面與其解除勞動合同。
以上就是醫療期滿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標準的相關內容,可知,勞動者所得到的經濟賠償是支付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的,所以希望大家能多了解下,如果有什么不懂得可以問問365的律師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事實婚姻
2020-11-11老公有外遇要離婚怎么辦?
2021-02-02辦理離婚手續需要多長時間
2021-02-26離婚起訴狀應當具備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8自愿離婚協議書2020模板是怎樣的
2021-02-22訴訟離婚開庭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22020年離婚律師費用收取標準
2021-01-05北京離婚律師費用是多少
2021-01-10離婚了戶口必須遷出嗎?
2021-01-01介紹醫學出生證明有什么用
2020-11-08監護權變更協議書
2021-02-27非婚生子女撫養權糾紛如何解決
2021-01-23什么條件可以上訴變更撫養權
2021-03-12單獨二胎政策實施時間
2021-02-14關于子女撫養權的司法解釋
2021-03-01新婚姻法子女撫養權如何規定的?
2021-02-19關于離婚孩子撫養權問題
2021-02-23拒付撫養費被拘留多久?
2021-01-22離婚案件中12歲孩子撫養權歸誰?
2021-02-14出生證明辦理期限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