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法律賦予了公民各項權益,其中,正當防衛也是屬于每個公民擁有的合法權益。在日常生活當中,當我們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遭受到他人的威脅時候,可以正當行使自己的正當防衛權。但是某些情況下,如果因為防衛過當,致使對方遭受嚴重損害的話,自己也會承擔相應責任的。那么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是怎樣的?
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是怎樣?
一、疏忽大意的過失
“防衛過當是以正當防衛為前提的它是在保護合法權益,制止不法侵害過程中出現的,這種目的的合法性和防衛行為有益于社會性不可能與犯罪故意的罪過共存于防衛人的主觀心理中,因此,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只可能是過失。同時由于防衛人對制止不法侵害造成的損害結果已預見其合法性,而沒有預見其可能產生的非法性。因此,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只能由疏忽的過失而構成。
二、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不能是故意
正當防衛的正當性排除了防衛過當的主觀罪過,在防衛過當的情況下,由于情況緊急,“必要限度的超過只能是行為人的過失,即行為人在正當防衛中由于疏忽大意或輕信能夠避免,以致出現超過必要限度。”
三、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也可能是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
防衛過當時,防衛人雖然是故意實施防衛行為,卻是出于防衛意圖,是為了制止不法侵害而對不法侵害人故意實施防衛行為,卻是出于防衛意圖,是為了制止不法侵害而對不法侵害人故意實施防衛行為。防衛人明知自己的防衛行為會發生超出必要限度的危害結果而希望和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即具有了防衛過當中的故意罪過。那些斷然否定防衛過當也有故意情況的說法,忽略了防衛過當的復雜性,是不正確的。
四、疏忽大意的過失,過于自信的過失,也可以是間接故意,但不能是直接故意
目前已在理論界和司法實踐中被大多數人所接受,該觀點認為,如果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包括直接故意,那就意味著防衛人在實施防衛行為之初,就已經知道自己的行為會產生嚴重危害社會的后果,而積極地追求這種危害結果的發生,就否認了防衛過當具有正當防衛的前提,也失去了防衛行為出發點的正當性。
以上資料當中,小編針對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是怎樣的問題為大家做出了詳細介紹。防衛過當的主要表現形式有疏忽大意的過失,主觀意識上并沒有想對他人造成傷害,屬于過失行為。我國關于正當防衛和防衛過當有著明確的法律界限,在日常生活當中,大家在行使正當防衛權利的時候,一定不要防衛過當。正當防衛,才有利于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進行離婚協議公證應該注意什么
2020-12-09協議離婚房產過戶需要什么手續費
2021-03-09起訴離婚條件是什么 程序是怎么樣
2021-01-312020夫妻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14假離婚買房什么意思,虛假離婚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24為什么北京離婚率居高不下
2020-11-07單方起訴離婚需要辦哪些手續
2020-11-26法院訴訟離婚手續如何辦理
2021-02-07夫妻訴訟離婚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1夫妻離婚協議書要幾份
2021-02-27離婚必須找律師嗎?
2021-02-20離婚了還住在一起怎么認定關系
2021-02-05撫養費糾紛怎么解決,如何處理撫養費糾紛?
2021-02-18出生證明怎么補辦
2020-12-22《民法典》對孩子撫養權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4變更撫養權起訴狀范文
2021-03-19監護人設立的方式有哪些
2021-02-02男方爭取撫養權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18云南省《計劃生育條例》是怎樣的
2021-02-06子女撫養費標準是什么,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