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審理期限有多長?我們常常把案件的審理期限簡稱為“審限”,一般來講,審限是指從立案到宣判的這一段時間,各級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時都應按審限的規定時間執行。民事審判一般分為簡易程序和普通程序兩種情況,按程序的不同,審限也有不同的規定,當事人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參照下面的法規來查驗審限是否合法。
在我國,民事案件的審理期限主要包括一審、二審和再審的審理期限。
1、一審審限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的審限為3個月,不能延長,若3個月內不能審結,轉為普通程序繼續審理(由簡易程序轉為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審限從法院正式立案的次日算起。)。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一審民事案件的審限為6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法院批準。
2、二審審限
人民法院審理二審民事案件一律適用普通程序,審限為3個月,特殊情況由本院院長批準延長;針對裁定的上訴案件,審限為30天,不能延長。
3、再審審限
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案件的審限依據適用的程序確定,按照一審程序再審的適用一審普通程序的審限,按照二審程序再審的適用二審程序的審限。
4、不計入審限的情況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規定,下列事項耽誤的期間不計入審限:
(1)公告期間,即從法院在報紙上正式發出公告之日起至公告期滿的時間。
(2)鑒定期間,即從當事人提出書面鑒定申請至鑒定機構出具正式的鑒定結論之間的時間。
(3)處理管轄問題的期間,即從當事人提出書面管轄異議至二審法院就管轄問題作出終審裁定書的時間以及處理人民法院之間的管轄爭議的期間。
(4)因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法院決定延期審理一個月之內的期間;
(5)有關專業機構進行審計、評估、資產清理的期間;
(6)中止訴訟(審理)或執行至恢復訴訟(審理)或執行的期間;
(7)當事人達成執行和解或者提供執行擔保后,執行法院決定暫緩執行的期間;
(8)上級人民法院通知暫緩執行的期間;
(9)執行中拍賣、變賣被查封、扣押財產的期間。
綜上所述,要回答“民事案件審理期限有多長”這個問題,首先要分清是簡易程序還是普通程序,如果執行的是簡易程序的話,那么審限在3個月內,如果執行的是普通程序,審限則為6個月。有特殊情況的,還可以在6個月的基礎上申請延長,由負責審理的法院院長批準即可,院長批準同意的,還可以再延長6個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起訴離婚需要律師嗎
2021-03-05起訴離婚條件是什么 程序是怎么樣
2021-01-31在我國離婚財產如何分割債務
2020-12-26女方離婚起訴書范文2020
2021-03-03怎么進行離婚協議公證?
2020-12-04離婚協議書范本格式是什么
2021-02-25離婚訴訟費的收費標準,如何繳納?
2021-01-08離婚訴訟費計算
2020-12-14部隊離婚需要什么手續?有哪些條件?
2021-01-04怎樣辦理離婚手續?
2020-11-14離婚如何打官司,打離婚官司應注意什么
2021-03-15子女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07子女撫養費起訴狀應該怎么寫
2021-02-14未婚同居生子是否違法 未婚生子的犯法嗎
2020-11-21《民法典》對孩子撫養權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4離婚子女撫養費計算,撫養費的支付方式
2021-03-07父母離婚孩子撫養權問題如何爭取?
2021-01-28親子鑒定的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25如何進行婚后個人財產判定?
2020-12-20新婚姻法離婚財產的分配規定有哪些?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