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佛中法行終字第49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張盛邦,男,漢族,1961年12月6日出生,住佛山市順德區倫教鎮北海管理區橋北隊。
委托代理人:王賢芳,男,漢族,1959年7月8日出生,現住佛山市順德區大良新基路四座603號。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佛山市順德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地址:佛山市順德區大良德民路。
法定代表人:梁桂生,局長。
委托代理人:陸建中,該局社會保險科副科長。
委托代理人:丘 禮,該局社會保險科科員。
上訴人張盛邦因訴佛山市順德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不予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一案,不服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法院于2003年6月26日作出的(2003)順法行初字第29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查明的事實:上訴人張盛邦于1983年進入順德縣南方絲綢印染廠當立烘機操作工。后經轉制,順德縣南方絲綢印染廠名稱變更為現在的順德市南方印染有限公司。1988年11月4日上午,張盛邦在生產過程中被機器壓傷右手。2003年4月16日,張盛邦向被上訴人提交《傷亡事故報告書》,請求作出工傷認定及申請工傷保險待遇。被上訴人于2003年4月17日作出(2003)順勞認48號《不予受理工傷認定申請決定書》,認定上訴人的申請不適用《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對其申請不予受理。
原審認為:上訴人張盛邦的事故發生在1988年,而《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在1996年實施,《廣東省社會工傷保險條例》及其實施細則分別于1998年和2000年實施,這三個法規對之前所發生的工傷事故均無溯及力。因此,對于上訴人的事故,依法應適用1951年由政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下簡稱《保險條例》)及1953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下簡稱《實施細則》)。《保險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各工會基層委員會,為執行勞動保險業務的基層單位,其主要工作包括督促勞動保險金的繳納、決定勞動保險基金的支付、執行一切有關勞動保險的實際業務等。第二十九條規定:“中華全國總工會為全國勞動保險事業的最高領導機關”,第三十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機關應監督勞動保險金的繳納”。因此,當時行使工傷事故處理職權的是基層工會組織,勞動行政機關行使的是監督的職能。《實施細則》第十一條規定了享受因工負傷、殘廢或死亡待遇的情況,并在第二款中規定:“關于因工或非因公的確定,由工會小組據實報告工會基層委員會勞動保險委員會(以下簡稱勞動保險委員會)審查確定后,報請工會基層委員會通知企業行政方面或資方及工人支援本人或其供養的直系親屬。如有不同意見時,應報請當地人民政府勞動行政機關迅速處理。但在未處理以前,應按工會基層委員會的通知辦理。”根據此規定,當時確定是否工傷的權限屬工會基層委員會。勞動行政部門只是在資方和職工對工傷認定發生爭議時,才進行處理。而工會組織至今仍然存在,上訴人申請工傷認定及工傷保險待遇,應根據當時的法律法規規定的程序,向法定的部門提出申請。被上訴人作出工傷認定的職權是在1996年10月1日《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實施后才被授予的,對此前的工傷事故沒有作出工傷認定的職權。因此,被上訴人對上訴人的工傷認定申請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法規正確。同時,被上訴人在法定的期限內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程序合法。綜上所述,被上訴人作出的不予受理工傷認定申請決定書,事實清楚、證據充分,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依法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一)項之規定,判決維持被上訴人佛山市順德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于2003年4月16日作出的(2003)順勞認48號《不予受理工傷認定申請決定書》。案件訴訟費100元由上訴人負擔。
上訴人張盛邦不服原判,提起上訴稱:首先,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法院不接受上訴人的“要求缺席審理”的報告不妥。上訴人認為原審法院對被上訴人無正當理由的遲到行為不作追究的做法不但不妥,還存在偏袒被上訴人之嫌疑。其次,上訴人認為原審法院作出維持被上訴人作出的(2003)順勞認48號《不予受理工傷認定申請決定書》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其理由如下:根據1996年10月1日實施的《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1998年實施的《廣東省社會工傷保險條例》、1953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的規定,被上訴人佛山市順德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依法享有工傷認定的職權,當然應該包括對1996年之前發生的工傷進行認定的職權。因此,上訴人認為原審法院作出的維持被上訴人作出的(2003)順勞認48號《不予受理工傷認定申請決定書》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請求二審法院撤銷原判,并判決被上訴人依法受理并作出認定,一、二審訴訟費均由被上訴人承擔。
被上訴人佛山市順德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答辯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八條規定:“被告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被上訴人開庭當日因汽車中途故障,打電話到法院請假無人接聽,遲到10分鐘左右,但并不構成缺席判決的條件。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依法應予維持。綜上所述,被上訴人認為一審法院對本案的判決是正確的,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人張盛邦的全部訴訟請求。
經審查,原審法院經庭審質證而認定的證據合法有效,可以證明原審查明的事實,本院依法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八條規定,被上訴人佛山市順德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在一審開庭因故遲到10分鐘左右的事實,不符合缺席判決的法定條件。上訴人認為原審法院應對被上訴人的遲到行為進行缺席判決的主張沒有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根據《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第七條、第十一條的規定,被上訴人作為勞動行政部門,依法享有對工傷事故進行調查處理和工傷認定的法定職權。本案中,被上訴人在2003年4月16日收到上訴人的工傷認定申請后,以上訴人的受傷事故發生在1988年,故不適用1996年頒布實施的《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為由,不予受理上訴人的工傷認定申請。但《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并無規定在該辦法實施前發生的受傷事故在該辦法實施后申請工傷認定而不予受理,被上訴人以此為由不予受理上訴人的申請不當,該不予受理決定依法應予撤銷。《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在1996年頒布實施后,勞動行政管理部門依法享有了對工傷事故申請予以調查認定的職權,上訴人申請工傷認定的時間是2003年4月16日,而原審判決以受傷事故發生的時間來認定被上訴人無權處理上訴人的工傷認定申請,故而維持被上訴人的不予受理決定是錯誤的,本院予以糾正。綜上所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三)項、第五十四條第(二)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法院作出的(2003)順法行初字第29號行政判決;
二、撤銷被上訴人佛山市順德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作出的(2003)順勞認48號《不予受理工傷認定申請決定書》,并責令被上訴人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一、二審訴訟費共200元由被上訴人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余 品 圖
審 判 員 楊 小 蕓
代理審判員 周 剛
二○○三年十一月二十日
書 記 員 徐 允 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海市___人民法院案件委托執行情況告知書(樣式)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調解書(一審自訴案件用)
2020-10-14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核準死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二審發回重審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解除取保候審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對申請回避的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拘留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準許調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刑事申訴復查決定書
2020-10-14解除監視居住通知書(送達執行機關)
2020-10-14×××公安局提請批準逮捕書
2020-10-14×××看守所釋放證明書
2020-10-14×××公安局逮捕證
2020-10-14×××公安局鑒定結論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解剖尸體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要求說明不立案理由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退還、返還扣押(調取)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人民檢察院移送扣押、凍結物品、文件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處理扣押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