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巢湖市中級人民法院
刑事裁定書
?
[2008]巢刑終字第46號
原公訴機關安徽省無為縣人民檢察院。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管大秦,男,1968年10月30日出生,公民身份證號碼(略),漢族,小學文化,務農,住(略)。因涉嫌犯盜竊罪于2007年9月24日被無為縣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10月29日被無為縣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同日由無為縣公安局執行逮捕,現羈押于無為縣看守所。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李朝剛,男,1967年6月25日出生,公民身份證號碼(略),漢族,初中文化,務農,住(略)。因犯搶劫罪于1995年3月28日被巢湖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減刑后于2007年2月18日刑滿釋放。因涉嫌犯盜竊罪于2007年10月11日被無為縣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10月29日被無為縣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同日由無為縣公安局執行逮捕,現羈押于無為縣看守所。
辯護人萬長玲,安徽偉明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人伍茂龍,男,1964年6月8日出生,公民身份證號碼(略),漢族,小學文化,務農,住(略)。因涉嫌犯盜竊罪于2007年10月11日被無為縣公安局刑事拘留,2008年3月3日被無為縣人民法院批準逮捕,次日由無為縣公安局執行逮捕。2008年4月18日被無為縣人民法院取保候審。現在居住地候審。
原審被告人奚正樹,男,1966年12月7日出生,公民身份證號碼(略),漢族,小學文化,務農,住(略)。因涉嫌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于2007年9月24日被無為縣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10月11日被無為縣公安局取保候審。現在居住地候審。
原審被告人陳寶,男,1972年9月18日出生,公民身份證號碼(略),漢族,小學文化,務農,住(略)。因涉嫌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于2007年9月24日被無為縣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10月18日被無為縣公安局取保候審。現在居住地候審。
無為縣人民法院審理無為縣人民檢察院指控原審被告人管大秦、李朝剛、伍茂龍犯盜竊罪、奚正樹、陳寶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一案,于2008年4月11日作出[2008]無刑初字第43號刑事判決,宣判后,原審被告人管大秦、李朝剛不服,提出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8年7月21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巢湖市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員丁世龍出庭履行職務,上訴人管大秦、上訴人李朝剛及其辯護人萬長玲、原審被告人伍茂龍、奚正樹、陳寶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判認定:被告人管大秦、李朝剛、伍茂龍分別于2007年9月1日夜、2007年9月13日夜,兩次盜竊無為縣二壩鎮恒通船舶制造廠鋼材,價值人民幣9084元。2007年9月24日夜間被告人管大秦、李朝剛、伍茂龍再次盜竊時,被告人管大秦被抓獲。被告人李朝剛、伍茂龍、奚正樹在案發后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自首。
原判依據由公訴機關提交的被告人供述、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鑒定結論書、現場勘驗筆錄及照片、辨認筆錄、戶籍證明等證據認定上述事實。
原判認為,被告人管大秦、李朝剛、伍茂龍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其行為均已構成盜竊罪,系共同犯罪。被告人奚正樹、陳寶明知是贓物而予以收購,其行為均已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系共同犯罪。被告人李朝剛、伍茂龍、奚正樹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依法可對其從輕處罰。被告人管大秦在案發后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罪行,與司法機關已掌握的罪行屬同種罪行,可以酌情對其從輕處罰。被告人李朝剛在被判處無期徒刑刑罰執行完畢后,在五年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系累犯,屬其他嚴重情節。被告人伍茂龍、奚正樹、陳寶退清了全部贓物、贓款,主動繳納罰金,認罪悔罪,考慮對其適用緩刑不致再危害社會,依法對其適用緩刑。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第二十五條、第三百一十二條、第六十七條、第七十二條第一款、第七十三條第二、三款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第三款之規定,判決:一、被告人管大秦犯盜竊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八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10000元;二、被告人李朝剛犯盜竊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0000元;三、被告人伍茂龍犯盜竊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宣告緩刑二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0000元;四、被告人奚正樹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宣告緩刑二年,并處罰金人民幣5000元;五、被告人陳寶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宣告緩刑二年,并處罰金人民幣5000元。
原審被告人管大秦上訴提出:1、其親屬案發后將贓物退繳公安機關并由公安機關發還被害單位;2、其在盜竊共同犯罪中起輔助作用,系從犯;3、其歸案后認罪悔罪態度較好,家中子女無人照顧,請求對其適用緩刑;4、第三起盜竊犯罪其沒有參加。
原審被告人李朝剛上訴提出:1、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作用較小;2、案發后其退賠了5000元,原判未予認定;3、原判量刑結果并沒有體現上訴人自首的量刑情節,有對上訴人的累犯情節重復評價之嫌,請求二審對其減輕處罰。其辯護人意見與上訴理由大致相同。
原審被告人伍茂龍、奚正樹、陳寶對原審認定的事實及判決結果均不持異議。
出庭檢察員意見:1、本案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2、上訴人管大秦、李朝剛的行為構成盜竊罪,且量刑適當,其上訴理由都不能成立;3、建議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經審理查明:上訴人管大秦、李朝剛、原審被告人伍茂龍分別于2007年9月1日夜、2007年9月13日夜,兩次竄至二壩鎮恒通船舶制造廠,分別盜竊鋼材1645斤、2461斤,均于當夜銷售給原審被告人奚正樹、陳寶,共得贓款4500元,上訴人管大秦、李朝剛、原審被告人伍茂龍各分得贓款1500元。無為縣價格認證中心鑒定,被盜鋼材價值人民幣9084元。2007年9月24日夜間上訴人管大秦、李朝剛、原審被告人伍茂龍再次盜竊時,上訴人管大秦被抓獲。上訴人李朝剛、原審被告人伍茂龍、奚正樹在案發后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自首。上訴人管大秦如實供述了其伙同上訴人李朝剛、原審被告人伍茂龍前二次盜竊事實。案發后,上訴人管大秦親屬向公安機關退出贓款5000元,上訴人李朝剛向公安機關退出贓款5000元,原審被告人伍茂龍、奚正樹、陳寶退清了全部贓物、贓款。
上述事實,有經一、二審庭舉證、質證屬實的下列證據予以證實:
1、被告人管大秦供述證實:2007年9月1日夜、9月13日夜,管大秦與李朝剛、伍茂龍到二壩鎮恒通船舶制造廠盜鋼材,賣給奚正樹、陳寶,共得贓款4500元。被告人管大秦借船來運被盜鋼材。2007年9月24日夜,管大秦與李朝剛、伍茂龍到船廠盜竊時,被告人管大秦被當場抓獲。
2、被告人李朝剛供述證實:被告人管大秦、李朝剛、伍茂龍分別于2007年9月1日夜、9月13日夜,二次到二壩鎮恒通船舶制造廠盜竊鋼材,共得贓款4500元。2007年9月24日夜,管大秦、李朝剛、伍茂龍再次到船廠盜竊時被船廠工人發現,管大秦被當場抓獲。被告人李朝剛于2007年10月11日到公安機關投案自首。
3、被告人伍茂龍供述證實:被告人伍茂龍、管大秦、李朝剛于2007年9月份二次到二壩鎮恒通船舶制造廠盜竊鋼材,伍茂龍分得贓款1500元。第三次去盜竊時被船廠工人發現,伍茂龍于2007年10月11日到公安機關投案自首。
4、被害人梁建平陳述證實:2007年9月份,船廠部分鋼材被偷,2007年9月24日夜,船廠值班工人發現偷盜分子,并抓獲其中一名犯罪分子。
5、證人曹海清、周宗全、梁衛軍、奚正勝證言證實:恒通船舶制造廠的鋼材多次被人偷盜,2007年9月24日夜,偷盜分子在偷盜時被船廠值班工人發現,并當場抓獲一人。
6、無為縣價格認證中心價格鑒定結論書證實:被盜鋼材價值人民幣9084元。
7、現場勘查筆錄、刑事攝影照片證實:案發現場情況。
8、辨認筆錄、戶籍證明證實:五被告人的身份情況。
二審庭審中上訴人管大秦及上訴人李朝剛的辯護人舉出書證無為縣公安局刑事偵查大隊出具的扣押物品清單,在于證明上訴人管大秦、李朝剛均在公安機關退出贓款5000元的事實,經庭審質證,出庭檢察員對二份證據均不持異議,本院經審查該二份證據來源合法,內容客觀真實,予以確認。
關于上訴人管大秦、李朝剛所提“在公安機關退出贓款5000元”的上訴理由,經查,與本案審理查明的事實相符,本院予以采納。
關于上訴人管大秦所提“第三起盜竊犯罪其沒有參加”的上訴理由,經查,上訴人管大秦伙同上訴人李朝剛、原審被告人伍茂龍在實施第三起盜竊犯罪過程中其被抓獲的事實,有其本人供述在卷佐證,且上訴人李朝剛、原審被告人伍茂龍供述亦能證實,足以認定,該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納。
關于上訴人管大秦、上訴人李朝剛及其辯護人所提“在共同犯罪中系從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作用較小”的上訴理由及辯護意見,經查,根據本案證據,兩上訴人均積極實施盜竊犯罪行為,其上訴理由及辯護意見沒有事實依據,本院不予采納。
關于上訴人管大秦所提“歸案后認罪態度較好,請求適用緩刑”的上訴理由,經查,上訴人歸案后認罪態度較好,原審已作客觀認定,二審中雖有退贓5000元這一新的事實,但結合上訴人管大秦在短時間內數次盜竊,犯罪數額已接近數額巨大等犯罪情節,不足以對上訴人管大秦再予從輕處罰及適用緩刑,該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納。
關于上訴人李朝剛及其辯護人所提“原判未考慮到其自首情節,請求減輕處罰”的上訴理由及辯護意見,經查,上訴人李朝剛系累犯,依據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屬其他嚴重情節,依法應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原判已充分考慮到其所具備的自首情節,已予以最大幅度的從輕處罰,二審中雖有退贓5000元這一新的事實,但結合上訴人李朝剛在短時間內數次盜竊,犯罪數額已接近數額巨大等犯罪情節,不足以對上訴人李朝剛再予減輕處罰,該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納。
本院認為,上訴人管大秦、李朝剛、原審被告人伍茂龍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其行為均已構成盜竊罪,系共同犯罪。原審被告人奚正樹、陳寶明知是贓物而予以收購,其行為均已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系共同犯罪。原判認定基本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定罪準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上訴人管大秦、李朝剛的上訴理由均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第三百一十二條、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第七十二條、第七十三條第二、三款、第六十五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第(三)項第4目、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九條第(一)項之規定,裁定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審 判 長 朱靜平
代理審判員 湯陸林
代理審判員 朱治國
二八年七月二十一日
書 記 員 周永龍
速 錄 員 夏 楊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裁定書(分配基金用)
2020-10-14回避申請書(刑事)
2020-10-14調查取證申請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二審維持、撤銷、變更一審裁定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將凍結的存款、匯款上繳國庫或者發還被害人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適用普通程序用)
2020-10-14退還、返還扣押(調取)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逮捕決定書回執
2020-10-14呈請拘留報告書
2020-10-14詢問筆錄
2020-10-14×××公安局解除取保候審決定
2020-10-14詢問筆錄
2020-10-14提請減刑/假釋審批表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查詢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傳喚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提押證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案件證據目錄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起訴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刑事抗訴書(審判監督程序適用)
2020-10-14罪犯處罰審批表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