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刑 事 裁 定 書
(2004)渝一中刑終字第183號
原公訴機關重慶市江北區人民檢察院。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王仁興,又名王仁貴,男,1968年12月5日出生于重慶市江北區,漢族,小學文化,農民,住重慶市江北區五寶鎮干壩村七社。因涉嫌犯破壞交通設施罪,于2003年8月20日被刑事拘留,同年9月16日被逮捕。現押于重慶市第二看守所。
辯護人殷仕偉,男,1969年11月8日出生,漢族,重慶市江北區五寶鎮中心小學教師,住重慶市江北區五寶鎮街道53號。
重慶市江北區人民法院審理重慶市江北區人民檢察院指控原審被告人王仁興犯破壞交通設施罪一案,于2004年2月12日作出(2004)江刑初字第48號刑事判決。原審被告人王仁興不服,提出上訴。本院于2004年3月1日立案,并依法組成合議庭,經過閱卷,訊問上訴人,聽取辯護人的意見,認為事實清楚,決定不開庭審理。現已審理終結。
原判認定,2003年7月28日16時許,被告人王仁興駕駛機動漁船行至長江紅花磧水域的“紅花磧2號”航標船附近,見本村漁民王云等人下網后的“網爬子”掛住了固定該航標船的鋼纜繩,王主動駕船幫忙時其船螺旋槳亦被該航標船的纜繩纏住。王仁興持刀欲砍斷纜繩未果后,又登上該航標船將纜繩解開,致使“紅花磧2號”航標船漂流至下游2公里處的錦灘回水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人民幣1555元。
上述事實,有證人王云、王世祿、王仁書、田厚芳、王琴、詹林的證言,重慶市航道局發布的水訊通告,報案材料,水位情況及“紅花磧2號”航標船的說明材料,長江上游水文水資源勘測局寸灘水文站的證明材料,現場航道圖,被告人使用的砍刀及船只的照片等證據證實。
據此,原審法院認為,被告人王仁興的行為已構成破壞交通設施罪,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一十七條之規定,以被告人王仁興犯破壞交通設施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
被告人王仁興及其辯護人提出,其行為屬緊急避險,不負刑事責任的上訴及辯護理由。
經審理查明,“紅花磧2號”航標船位于本市江北區五寶鎮段長江紅花磧水域,系國家交通部門為保障過往船只的航行安全而設置的交通設施,該航標船標出了該處的水下深度和暗磧的概貌及船只航行的側面界限。2003年7月28日16時許,上訴人王仁興與其妻胡美及王仁書駕駛機動漁船行至該航標船附近時,見本村漁民王云及其妻田厚芳等人下網捕魚的“網爬子”(浮標)掛住了固定該航標船的鋼纜繩,即主動駕船幫助。當王仁興駕駛的漁船靠近航標船時其漁船的螺旋槳亦被該航標船的鋼纜繩纏住。在漁船存在翻沉的危險情況下,上訴人王仁興持砍刀砍鋼纜繩未果,又登上該航標船將鋼纜繩解開后駕船駛離現場,致使脫離鋼纜繩的“紅花磧2號”航標船順江漂流至下游兩公里的錦灘回水沱。17時許,重慶航道局木洞航標站接到群眾報案后,巡查到漂流的航標船,并于當日18時許將航標船復位,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人民幣1555.50元。同年8月19日,公安機關將上訴人王仁興捉獲歸案。
上述事實,有經在原審法庭質證、認證,本院予以確認的下列證據證實:
1、公安機關受理刑事案件登記表證實,2003年7月28日,長江“紅花磧2號”航標船被人解開系船的鋼繩,致使航標船流失,危及船舶航行安全。
2、重慶航道處出具的“紅花磧2號”航標船簡介證實,根據“航標配布圖”,木洞航道站所轄“紅花磧2號”航標船標出了水下暗磧的概貌及船舶安全航行的側面界。如該航標船被破壞失常,足以使上行船舶發生傾覆、毀壞危險等海損事故。
3、重慶航道處報案材料及計算依據證實,依據重慶市財政局、重慶市物價局發布的《關于規范航道及航道設施損失賠償收費有關部門問題的通知》文件,“紅花磧2號”航標船的直接經濟損失為人民幣1555.50元。
4、被告人王仁興用于砍航標船鋼纜繩的砍刀、航標船原位及漂流止點的照片。
5、證人王云的證詞證實,2003年7月28日16時許,我駕駛王世祿的漁船在長江木洞紅花磧水域捕魚。當我們下網時,漁網將我駕駛的漁船的螺旋槳纏住,漁船及漁網的“網爬子” 往下漂流,我就將纏在螺旋槳的漁網解開,“網爬子”已漂流到“紅花磧2號”標志船外。王仁興見我們的“網爬子”要掛在該標志船,就駕駛其漁船來幫忙,將我的“網爬子”的繩子絞斷,王仁興的漁船就掛在了“紅花磧2號”標志船上。王仁興的漁船眼看要翻,王仁興就把標志船的鋼纜繩解開,“紅花磧2號”標志船往下游漂走了,王仁興就駕船離開了。同時證實,在王仁興的漁船上還有王的妻子及王仁書。
6、證人田厚芳的證詞證實,我和丈夫王云及合伙人王世祿駕駛漁船在長江紅花磧水域捕魚。我們下網后“網爬子”就掛在了“紅花磧2號”標志船的鋼纜繩上,我們的漁船的螺旋槳亦被漁網網住。王仁興看見后就駕駛漁船來幫忙,王仁興的漁船開到“紅花磧2號”標志船時其船尾的螺旋槳被鋼纜繩掛住了,當時看樣子漁船要翻沉,王仁興就將鋼纜繩解開,航標船就流走了。事后王仁興沒有向有關部門報告。
7、證人王世祿的證詞證實,王仁興駕駛漁船來幫忙解“網爬子”時,漁船掛在了“紅花磧2號”標志船的鋼纜繩上,王將鋼纜繩解開,標志船沿江流走了。
8、證人王仁書的證詞證實,我在王仁興的漁船上幫忙。案發當時,王仁興看見王云下網的“網爬子”漂到“紅花磧2號”航標船的鋼纜繩附近,王仁興就駕船去幫忙,結果漁船的螺旋槳掛在“紅花磧2號”航標船的鋼纜繩上。由于水急,漁船差點翻了,王仁興就拿出砍刀砍纜繩未砍斷,王就將纜繩解開了,航標船便漂起走了。我們便駕駛漁船回到岸邊就走了。
9、證人王琴、詹林的證詞均證實,2003年7月28日17時許,我們在木洞航標站值班時,聽到有人通過無線電喊“紅花磧2號”航標船漂流了。我們就駕駛船去紅花磧,發現2號航標船不見了。我們就開船往下游找,在下游兩公里左右錦灘的回水沱發現了航標船,我們將該船拉回來重新復位。
10、被告人王仁興的供述證實,我與妻子胡美及王仁書打魚返回紅花磧水域時,看見王云撒的網掛在其漁船的螺旋槳上,漁網的“網爬子”漂到“紅花磧2號”航標船的鋼纜繩上。我就駕駛漁船往“紅花磧2號”航標船開去,不慎將自己的漁船的螺旋槳掛在了該航標船的攬繩上。因江水湍急,漁船差點翻了,我看情況緊急,就用砍刀去砍纜繩未砍斷,然后登上航標船將纜繩解開,航標船就順江漂流走了。我駕駛漁船到岸邊后就回家了。
本院認為,上訴人王仁興在其漁船存在翻沉的現實危險下,不得已采取解開“紅花磧2號”航標船鋼纜繩,來保護其與他人人身及漁船財產的行為系緊急避險。但王仁興在自身危險消除后,王明知“紅花磧2號” 航標船漂離會造成船舶發生傾覆、毀壞危險,其負有采取積極救濟措施消除危險狀態的義務,王能夠履行該義務而未履行,屬不作為行為,其行為構成了破壞交通設施罪。上訴人王仁興及其辯護人提出王仁興的行為屬緊急避險,不負刑事責任的上訴理由及辯護意見。經查,上訴人王仁興解開航標船鋼纜繩的先前行為屬緊急避險,但王在其危險解除后,明知航標船流失會造成船舶在通過該航標船流域時發生危險,其應負有立即向航道管理部門報告以防止危害的義務,王未履行該義務,其不作為的行為構成了破壞交通設施罪,應負刑事責任。對上訴人王仁興及其辯護人提出王仁興不負刑事責任的意見不予采納。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審判程序合法,量刑適當。鑒于本案未發生嚴重后果,上訴人王仁興認罪態度較好,對其適用緩刑不致再危害社會,可對其適用緩刑。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九條第(一)項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一十七條、第七十二條、第七十三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重慶市江北區人民法院(2004)江刑初字第48號刑事判決,即被告人王仁興犯破壞交通設施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
二、對上訴人王仁興宣告緩刑三年。(緩刑考驗期從2004年4月1日起至2007年3月31日止)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此頁無正文)
審 判 長 孫志云
審 判 員 陳世祥
代理審判員 洪 濤
二00四 年 四 月 一 日
書 記 員 程 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高潤寧律師2015年加入河北某知名律師事務所,后于2017年10月轉入河北盈華律師事務所。從業以來,獨立或參與辦理了大量的案件,涉及領域廣泛,包括婚姻家庭、合同糾紛、損害賠償、交通事故、勞動爭議等訴訟與非訴訟實務,從中積累了豐富的辦案經驗,訴訟技巧也更上一層樓。深厚的理論知識,配合靈活的訴訟技巧,讓其在辦理各類案件中得心應手,游刃有余。高潤寧律師以扎實的法律專業知識及高度的責任心,真正做到“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能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提出可行性的解決方案,為當事人爭取權益,并得到當事人的一致好評。高潤寧律師以公平、公正、公道;專注、專業、專心為其座右銘。且積極、嚴謹、細致的辦案風格,使其能夠竭盡全力地為當事人提供專業高效的法律服務。
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復核死刑改判用)
2020-10-14拘傳證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公訴案件適用簡易程序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恢復審理用)
2020-10-14關于對罪犯×××減刑(或假釋)一案的審理報告(減刑、假釋案件用)
2020-10-14報請核準死刑案件報告(高級人民法院用)
2020-10-14報請核準死刑案件報告(中級人民法院用)
2020-10-14調查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送達回證(刑事案件用)
2020-10-14解除強制措施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撤回抗訴決定書(報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備案)
2020-10-14停止執行死刑意見書
2020-10-14沒收保證金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解除取保候審決定
2020-10-14取保候審保證書
2020-10-14×××公安局發還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公安局傳喚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搜查證
2020-10-14保外就醫保證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補充立案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