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東民四終字第98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東營市東營區黃河路街道辦事處。住所:東營市黃河路中段。
法定代表人王勇,主任。
委托代理人孫偉,山東正義之光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趙興利,男,1956年8月10日出生,漢族,東營市東營區黃河路街道辦事處廣利港社區東港飯店業主,住東營市迅達街居民委員會15-16號。
委托代理人李江令,男,19 63年 4月16日出生,漢族,東營市東營興達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住東營市濟南路西首。
上訴人東營市東營區黃河路街道辦事處(下稱黃河街道辦)為與被上訴人趙興利飲食服務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東營區人民法院(2004)東民初字第17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委托代理人孫偉,被上訴人委托代理人李江令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查明,1996年3月,原東營區海河路街道辦事處成立廣利港管區。1999年至2002年1月,廣利港管區工作人員多次到原告經營的東港飯店就餐。2000年8月21日,擔任廣利港管區會計和出納的張占鵬、耿茂林為原告出具收據兩份,一份載明:收到飯費票據22張,票據金額5645元;另一份載明:收到漁政站飯費原始憑證一本,計款 9888.7元。 2002年1月25日,張占鵬、耿茂林為原告出具欠據一份,載明:欠到東港酒店飯費7558元,票據21張。張占鵬、耿茂林為原告出具收據和欠據后收回原始飯費單據,該飯費單據現在于被告審計所。2003年,原告以張占鵬、耿茂林為被告訴至東營區法院院,要求張占鵬、耿茂林支付飯費23091.7元,本院以張占鵬、耿茂林的行為是職務行為為由判決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東營區海河路街道辦事處于2001年變更為東營市東營區黃河路街道辦事處。
原審法院認為,廣利港管區工作人員到原告處就餐,張占鵬、耿茂林作為廣利港管區的會計和出納受領導指派收回原始飯費單據并為原告出具收據和欠據,該飯費單據現存于被告審計所,應該視為被告對所欠原告飯費的認可。 2000年8月21日,張占鵬、耿茂林收回漁政站飯費單據并為原告出具收據,并且該飯費單據現存于被告審計所,應視為原、被告雙方對該債務轉移的認可,漁政站所欠原告的飯費應由被告支付給原告。張占鵬、耿茂林為原告出具的收據和欠據中載明的飯費數額明確,被告應該按照載明的飯費數額支付給原告。原告要求被告支付所欠飯費23091.7元的訴訟請求,符合法律規定,予以支持。因雙方對還款日期沒有明確約定,故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利息損失的請求,不予支持。因被告工作人員用餐具有連續性,張占鵬、耿茂林為原告出具欠據的最后時間是2002年1月25日,且原告曾于2003年訴至東營區人民法院向張占鵬、耿茂林主張權利,故被告主張原告起訴已超過訴訟時效,不予采信。被告辯稱不付款的理由不當,不予采信。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九條之規定,判決被告黃河街道辦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趙興利飯費23091.7元;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123元,由原告負擔189元,被告負擔 934元。
上訴人不服原審判決上訴稱,(一)原審判決沒有查清被上訴人向上訴人提供飲食服務而形成的債權債務金額,除上訴人工作人員于2002年1月 25日出具欠款7558元的欠條、明確債務外,其他單據有的沒有任何用餐人員的簽字,有的根本不是上訴人工作人員的簽字。(二)原審判決將上訴人工作人員收取飯費單據、出具收條的行為視為對所有飯費的認可的認定是錯誤的,張占鵬、耿茂林出具收條的行為不是對債務的確認,原審判決認定上訴人工作人員出具收條的行為為對債務轉移的認可缺乏事實根據。(三)被上訴人主張的部分債權已超過訴訟時效,已喪失勝訴權,原審判決以用餐有連續性為由否認合同的訴訟時效是完全錯誤的。
被上訴人答辯稱,原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上訴人上訴理由不能成立,認為應該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經審理,本院與原審法院認定的事實一致。二審期間雙方均未提供新的證據材料。
本院針對當事人之間的訴辯意見評判如下:(一)關于本案中餐飲服務合同的法律性質問題。就目前餐飲服務業的商業習慣來看,作為接受服務方經服務方同意,在其提供的就餐單據上簽字構成民法意義上的合同行為,如不存在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情形合同依法成立并生效。本案中雙方當事人的行為即屬于此類合同行為。按照合同的一般條款,當事人雙方可以對合同的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作出約定,但本案中形成的這種飲食服務合同實際是一種對履行期限等未約定的合同,對于這種合同無論是依照合同成立時的相關規范還是現行的合同法規范,債權人可隨時主張權利,債務人亦可隨時履行其義務。進一步具體到本案來講,雖然存在上訴人工作人員出具收、欠條的行為,但這僅是對合同約定數額的核實也就是如上訴人所稱的“對帳”行為,而不是對履行期限的合意。故上訴人主張的被上訴人部分債權已超過訴訟時效,本院不予支持。(二)關于張占鵬、耿茂杰出具收據、欠據的法律性質問題。對于張占鵬、耿茂杰出具欠據(涉及票據21張,共計7558元),雙方均認可其載明的債權債務。對于以上二人出具的收據,上訴人認為不能視為對債務的認可。本院認為,僅以出具收到飯費票據的行為即認定為對債務的認可一般情況下不宜直接認定出具收據方對債務的認可,因在實際生活中確實存在需要出具收據方核實數額、確認是否由自己承擔等問題,也就是說出具收據方要有一定的時間對債務進行認定。雖然對出具收據方需要用多長時間作出認定法律沒有明確規定,但具體到本案來講,對作為政府的分支機構經過兩年的時間依然沒有給予作為平等主體的另一方以答復,顯然已經超出了其應當認定債務的時間。因此,其一,對于張占鵬、耿茂杰以職務行為出具的“收到飯費票據22張,票據金額5645元”視為其代表方對此的認可是適當的;其二,對于以上二人以職務行為出具的“收到漁政站飯費原始憑證一本,計款9888.7元”,本院認為其在法律上系一種自愿代償行為,而非如原審法院所認為的債務轉移行為,對此本院予以糾正。因債務轉移需要一定的法律要件的成就,本案事實尚不足以作出如此的認定。同時債務轉移行為可能消滅上訴人與漁政站之間的實體權利義務關系,而其間權利義務實際處于何種法律狀態不宜直接通過本判決予以認定。至于上訴人與漁政站如何處分其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可另行處理,但上訴人不可以此對抗其向被上訴人履行代償義務。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上訴人作為政府分支機構,在民事活動更應恪守誠實信用原則履行法律義務,這既是法律之倡導,更是政府取信于民之必要,亦為本判決所持有的基本法律觀點。(三)關于上訴人支付飯費數額問題。對于欠據數額7558元上訴人認可;對于上訴人代償漁政站飯費 9888.7元以上業已論述。至于涉及票據金額5645元的收據,上訴人認為有的沒有任何用餐人員的簽字,有的根本不是上訴人工作人員的簽字不能認定,其在上訴狀中陳述稱以上意見曾通知了被上訴人。本院認為,上訴人關于將有關意見通知被上訴人的主張,僅有其陳述,被上訴人予以否認,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七十六條的規定,不予認定。上訴方出具該收據的人員系財會專業人員,應當明知哪些飯費單據應納入出具收據的范圍,除以上(二)中所列明的原因外,至于簽單人為誰、為何簽單空白等情形系上訴人自身管理中的問題,不影響上訴人支付飯費款額,上訴人如認為簽單人并非職務行為,可據以向相關人員進行追償。
綜上,原判訴訟程序合法,運用證據適當,認定事實清楚,判決結果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123元,由上訴人黃河街道辦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胡松河
審 判 員 于秋華
審 判 員 紀紅廣
二OO四年九月八日
書 記 員 周愛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授權委托書(民事)
2020-10-14房屋登記授權委托書
2020-10-14高級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根據授權核準死刑用)
2020-10-14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筆錄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二審維持、撤銷、變更一審裁定用)
2020-10-14刑事裁定書(高級人民法院核準死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中止審理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死刑命令(核準死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停止執行死刑命令(停止執行死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立案登記表(刑事申訴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送達回證(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延期審理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共同賠償決定書(供人民檢察院辦理共同賠償案件用)
2020-10-14處理扣押物品、文件決定書回執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提請抗訴報告書
2020-10-14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違法所得意見書
2020-10-14移送扣押、凍結物品、文件決定書
2020-10-14收取保證金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不立案理由說明書
2020-10-14×××公安局解除監視居住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