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章程(企業法人開業登記文書)
第一章 宗旨
第一條 根據國家計劃和市場需求,為了發展商品經濟,創造財富,增加積累,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經 批準,設立 。
第二章 名稱和住所
第二條 本企業名稱:
住所:
郵政編碼:
第三章 經濟性質
第三條 本企業經濟性質為:
第四章 注冊資金及其來源
第四條 本企業注冊資金 萬元。其中固定資金 萬元,流動資金 萬元,企業以其財產獨立承擔
民事責任。
第五條 資金來源為 ,經 驗證,資金來源、數額可靠。
第五章 經營范圍和經營方式
第六條 本企業必須在核準登記的經營范圍、經營方式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并自覺接受工商、稅務、物價等機關的監督、檢查、管理。
第七條 經營范圍:
主營:
兼營:
第八條 經營方式:
第六章 組織機構及其職權
第九條 生產經營機構:
本企業內設立計劃、生產、技術、供銷、質檢、行政等部門。各部門負責人受廠長(經理)或主管廠(副經理)領導。(注:企業可根據具體情況設立)
第十條 部門職權:(注:以下條款各企業可根據自身情況確定)。
計劃部門:負責本企業生產經營計劃的確定,計劃完成情況的匯總。
生產調度部門:負責按年度、季度、月度計劃安排生產,檢查生產進度,處理日常生產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保證生產計劃的完成。
技術部門:負責本企業生產中技術、產品設計、工藝設計等問題。
勞動工資部門:負責本企業的勞動人事管理,制定生產定額,工資獎勵等。
財務部門:負責本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開展全面經濟核算。
供銷部門:負責年度、季度、月度生產計劃,保證原材料的供應及產品的推銷、銷售工作并及時收回銷售產品的貨款。
質量檢驗部門:負責本企業各道工序半成品、產成品的質量檢驗工作,監督、保證生產車間按技術要求、質量標準生產合格的產品。
行政部門:負責本企業的行政工作,后勤保障工作。
第七章 法定代表人產生程序和職權范圍
第十一條 本廠設廠長(經理)一人,副廠長(經理) 人。廠長(經理)為企業法定代表。廠長(經理)由(任免權單位全稱)任命(或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或企業主管部門招聘)。
第十二條 本企業實行廠長(經理)負責制,廠長(經理)依法行使職權,受法律保護。廠長(經理)在本企業中處于中心地位,對本企業的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負有全面責任。
第十三條 建立以廠長(經理)為主的生產經營管理系統。廠長(經理)負責全面工作,副工(經理)負責生產、經營工作。財務工作由會計一人,出納一人負責。
第十四條 廠長(經理)職權,(以下條款可根據自身情況確定)
(1)依照法律和各級政府的規定,決定或報請、審查、批準本企業的各項計劃。
(2)對企業經營管理有決算權和生產指揮權。
(3)決定本企業行政機構設置。
(4)提請企業主管部門干部,任命或聘任副廠級領導干部。
(5)免除或聘任、解聘本企業中層行政領導干部。
(6)提出工資調整方案,資金分配方案和重要規章制度,提請職工代表大會審查同意。提出福利基金使用方案和其他有關職工福利的重大事項的建議,提請職工代表大會審議決定。
(7)獎懲職工及領導干部。
(8)對職工進行技術培訓。
第八章 財務管理制度和利潤分配形式
第十五條 要認真搞好財務管理制度,遵守制度,加強財務紀律。
(1)有計劃籌集和使用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2)嚴格執行財政部門有關固定資產的購價標準,正確確定固定資產的需要量,提高固定資產的利用率,正確計提固定資產折舊,保證設備更新改造。
(3)嚴格執行國家統一制定的成本開支范圍,制定生產費用額和經費開支標準,盡力降低成本,節約開支。與生產經營活動無關的其他費用,不得列入生產成本或銷售成本。
(4)正確組織好企業盈利分配,完成上交任務,正確處理國家、企業、個人三者利益關系。
(5)按照國家財務制度的規定,組織好專項基金管理。
第十六條 按照規定,進行稅務登記,照章繳納各種稅款。
第十七條 稅后利潤分配形式:稅后利潤 %作為發展基金, %作為職工福利基金; %作為職工獎勵基金(鄉村集體所有制企業稅后利潤分配形式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集體所有制企業
條例》第三十二條執行)。
第九章 勞動用工制度
第十八條 要認真貫徹按勞分配原則,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勞動用工制度,(注:以下條款各企業可根據具體情況確定)
(1)用工制度,對本企業所有職工采取聘任制度。試工期 個月,試工期領試用工資,試工期滿轉為正式(合同)職工。
凡在本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做出重大貢獻的職工將給予獎勵。凡違反本企業規章制度,
違反勞動紀律的,將視情節給予警告、記過、解聘等處分。解聘、辭退職工應提前30天通知被解聘人;請求解聘、自動辭職的職工也應提前30天通知經理,待經理做出決定后,再辦理解聘或辭職
手續。
(2)工資制度:本企業(實行全民所有制企業或集體所有制企業)的工資制度,工資形式采用(計件或計時)工資形式,多勞多得。
(3)勞動保險制度:本企業按照勞動保險部門有關規定執行(例:
北京市保險公司(1988)90號文件《北京市鄉鎮集體企業養老保險實施辦法》)。
第十章 章程修改程序
第十九條 當本章程不適合國家頒發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不適合本企業發展時,可以進行修改。
章程的修改由廠長(經理)提出修改意見,經企業主管部門批準后,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審核備案。
第十一章 終止程序
第二十條 由于各種原因使企業終止經營時,由廠長(經理)向(企業主辦部門全稱)提出書面申請,經(企業主管部門全稱)批準,由(主辦部門全稱)與企業共同組成清算組織,制定清算方案,負責對企業財產、
債權、
債務進行全面清算,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目錄,清算結束應向原登記機關出具清算組織負責清理債權、債務的文件,辦理企業法人
營業執照注銷登記手續。
第十二章 其他事項
第二十一條 本章程條款與國家法律、法規相抵觸時,以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為準。
第二十二條 本章程經(企業主管部門全稱)批準,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發企業法人營業執照之日起生效。
(蓋章)
簽署意見(同意)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