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標通知書(國有土地使用權)
一、國土資源管理局(以下簡稱出讓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
條例》、《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定》、《 市土地使用權有償轉讓辦法》(以下簡稱《管理法》、《條例》、《規定》、《辦法》)的規定,通過邀請招標,出讓位于 市 地塊的土地使用權。該地塊位于 ,總面積為 平方米(見附圖),土地用途為住宅。
二、招標文件包括:
1.招標通知書;
2.出讓和使用條件(以下簡稱《條件》);
3.投標書;
4.中標證明通知書;
5.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以下簡稱《出讓合同》)。
上述文件具有不可分割的完整作用,并有同等
法律效力,招標文件為中文文本。
三、投標者為準備投標而發生的一切費用均自行負責,受讓人為獲得該地塊的土地使用權而發生的一切費用均自行負責。
四、受讓人
簽訂《出讓合同》,按規定日期分期付清規定的出讓金(含投標保證金、定金,下同)以后,才能獲得《國有土地使用證》。自該土地使用證簽發之日起,受讓人可合法擁有該地塊 年土地使用權,受讓人在土地使用期限內,應每年向市房地局繳納每平方米土地面積 元人民幣的土地使用金。
在前款規定的使用期限屆滿6個月前,除城市規劃不允許外,受讓人可以依照《條例》第12條、第41條的規定,申請續期。
續期時應按受讓人提出申請當時的市值另訂出讓金,重新簽訂《出讓合同》。
五、出讓地塊的基本情況:
1.土地面積: 平方米
2.土地用途:
3.規劃總建筑面積不超過 平方米
六、投標者報價一律用美元計價。如中標,境外企業應以美元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中外合資的境內方、境內的中資投標者可用人民幣支付出讓金。人民幣與美元比價,以投標前一日國家外匯管理局 分局提供的 外匯牌價(美元/人民幣)中間價折算,決標時除審查投標文件的完整有效性外,以出讓金總額報價高低為標準,價高者中標,且不得低于底標。但市房地局并不一定接受最高出讓金報價或其他任何投標書。
七、投標文件應以中文書寫(有關投標者身份的有效文件除外)。
投標文件必須包含:
1.填寫好的投標書。
2.有關投標者身份的有效文件(如由企業、經濟組織投標時的企業名稱、
法人代表及其證件、注冊地、最新營業注冊證件副本;或由個人投標時的投標者身份證件、國籍、身份證編號等)。
當投標者是企業、其他經濟組織或個人的代理人時,應在投標書中聲明已獲得
委托人的有效委托文件。如果中標,應出示該有效委托文件,并由委托人作為受讓人簽訂出讓合同。如不作此聲明,在投標書上的簽名人即被看作是以投標者本身的名義投標。
當投標者是合伙人共同投標時,應按上述有關投標者身份的有效文件規定填寫,并分別簽名。
八、投標保證金。
1.投標者必須隨投標文件一并投交可以被本市營業的銀行接受的、能立即兌付的美元現匯銀行支票作為投標保證金,境內的中資投標者可以能立即兌付的人民幣現匯銀行支票作為投標保證金。人民幣與美元的比價以投標前一日國家外匯管理局 分局提供的 外匯牌價(1美元/人民幣)中間價折算。
2.該本票(支票)必須以 市土地管理局為抬頭(中文書寫)。
金額為投標者所報出讓金額的5%最為接近的整數,該本票(支票)有效期至少到 年 月 日止,此前任何銀行本票(支票)均不得
撤銷。
3.所有未中標的本票(支票)都以未兌現形式保存,中標者的本票(支票)將于本《招標通知書》第11條規定的《中標證明通知書》發出時兌現。
4.中標者的投標保證金作為出讓金的一部分。
5.其他未中標者所投交的投標保證金本票(支票),將在本《招標通知書》第11條規定的《出讓合同》簽訂以后的15天內,按投標書上的地址返回投標者。
九、本《招標通知書》第7條規定的投標文件以及第8條規定的投標保證金本票 (支票),都必須密封后于
北京時間 年 月 日上午 至 年 月 日下午 的時間內,投入設在 市 路 號的專用標箱內。
封套外應注明:“ 市土地管理局收, 市 地塊土地使用權投標書”。
所有的投標文件一經投入后,都應遵守在投標書中的承諾,不得退出。
十、開標將于北京時間 年 月 日 時 分在 市土地管理局進行。
不具備投標者資格的標書,不符合招標文件規定的標書,以及超過截標時限送達的標書,可被決定無效。
開標以后,市土地局有權要求投標者對投標書的內容作出解釋、說明或必要的補充。
開標、評標和決標由
公證處公證。
十一、市土地局對中標的投標者發出《中標證明通知書》,限定其在規定時間內,到市土地局簽訂《出讓合同》。中標者被認為會按時按投標書上的地址收到上述《中標證明通知書》。中標者,如不在《中標證明通知書》限定的時間內簽訂《出讓合同》的,中標者的投標保證金不予發還。
十二、受讓人應按《出讓合同》的規定支付出讓金,未獲得《國有土地使用證》前,不得施工。
十三、受讓人除按時交付出讓金和土地使用金外,必須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法規定繳付稅款。
受讓人如果是境外的企業、其他經濟組織或個人時,可以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國務院關于鼓勵外商投資的規定》和《××市關于鼓勵外商投資的若干規定》享受相應的待遇。如果是
臺灣同胞投資,可按《國務院關于鼓勵臺灣同胞投資的規定》享受有關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