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了消費者在消費的過程當中享有知情權,那么對于病人到醫院去看病,作為患者是否享有知情權呢?
醫患關系一直是近年來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很多人注意到,在動手術之前,醫生會約談患者家屬,對,在手術中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告知,很多患者家屬不理解其中的原因,認為自己不懂這些醫學方面的知識,這個舉動完全是多此一舉,但是其中涉及到患者的生命,醫生,具有告知義務,而患者有知情權。案例聚焦案例介紹:2003年1月6日,肖某被某醫院初步診斷為胃內基底肌瘤,無其他病癥。醫院于3日后對肖某實施胃底肌瘤切除手術。手術結束后,醫生告知肖某的家屬:患者的脾臟已被切除。家屬詢問原因,主刀醫師告知是因為胃底肌瘤與脾臟緊密粘連一起,分離手術十分困難,強行分離可能損傷脾門處的動脈、靜脈血管;切除脾臟比可能發生的大出...
一、知情權、決定權的含義 為保障日常生活中消費者的權利,我國于1993年10月31日頒布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簡稱《消》法)。該法賦予消費者九項權益,即人身財產安全權、知悉真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獲得賠償權、成立社團權、獲得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權、尊重權和監督權。消費活動中,消費者最常運用的也是最基礎的權利就是知悉真情權和自主選擇權。 所謂“知悉真情權”或“知情權”,即《消》法第8條所規定的——“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具體指,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
病人是否享有知情權我們大家所熟知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了消費者在消費的過程當中享有知情權,那么對于病人到醫院去看病,作為患者是否享有知情權呢?答案是肯定的!筆者在2006年辦理了一起特殊的醫、患糾紛案件,患者因飲酒過多導致上消化道出血到某縣醫院進行治療,三天后,病情基本穩定。主治醫生安排其做胃鏡檢查,結論認為:患者是胃潰瘍、十二指腸炎。同時在胃鏡檢查報告上,寫明一個月后復查。然而主治醫生卻告知患者必須立即做胃切除手術,否則有惡變的可能。患者及其家屬在胃切除手術的一般知情同意書上簽字,同意做胃切除手術。在做手術的當天,醫院又安排患者做了B超檢查,結論認為患者患有膽結石。后醫院按原計劃為...
曹興龍律師
山東 濰坊
服務人數1
民間借貸 婚姻家庭 勞動糾紛 刑事案件
曹興龍律師山東 濰坊
執業證號:13707201510187094
山東元康律師事務所
民間借貸 婚姻家庭 勞動糾紛 刑事案件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劉洋律師
服務人數0
劉洋律師
執業證號:11302200911643588
河北耕濤律師事務所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蘇猛律師
服務人數0
蘇猛律師
執業證號:14115201810035885
河南天賓律師事務所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徐寶同律師
上海 上海
服務人數0
刑事案件 公司 合同糾紛
徐寶同律師上海 上海
執業證號:13101200910972536
上海錦坤律師事務所
刑事案件 公司 合同糾紛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