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在何種情形下適用損害賠償?《婚姻法》第46條列舉了四種:重婚、同居、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在這四種情形中,重婚、虐待、遺棄容易理解,也較好掌握,但同居、家庭暴力則因現象的普遍和社會的認識不同容易產生偏差,所以,《解釋》(一)第1條、第2條作了闡釋。 (一)關于家庭暴力。 根據《漢語詞典》的解釋,“暴力”是強制力、武力。《解釋》(一)稱是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給其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傷害后果的行為。其手段的表現也為強制力或武力。在《解釋》(一)列舉的四種暴力手段中,毆打是最常見的,如何正確認識“毆打”與“暴力”的聯系與區別,對于我們正確適用《婚姻法》第46條及第32條、45條意義重大。筆者認為,毆打和暴力都具有武力表現,但毆打并不都構成暴力或以暴力論處。應該考慮一定的量和質。即毆打的質量如何?是經常性的,還是偶爾性的?是輕微的,還是嚴重的?應有區別,不能不分輕重,不論多少,都以家庭暴力而論,都予以賠償。高法民一庭負責人就婚姻法解釋(一)答記者問時曾指出:對家庭暴力的理解應采取客觀、嚴格的標準,不能把日常生活中偶爾的打鬧,爭吵視為家庭暴力。由于個人對“暴力”的理解空間很大,因此,適用時,必須強調“嚴格理解”的要求,切忌將家庭暴力擴大適用。其次,要將暴力手段和后果結合考慮,有手段無后果也不能按家庭暴力賠償。 家庭暴力中的“強行限制人身自由”手段,應該是指捆綁以外的以關鎖、拘禁、監視、協迫等方法限制他人自由活動的行為,其顯著特征是受害者不能在自由意志下合理、合法地行動和表達。由于家庭暴力表現的多樣化、復雜性,《解釋》(一)沒有窮盡所有行為,作為彈性處理,附帶了“其他手段”,以制裁一些別出心裁的家庭暴力者。 婚姻雙方受對方實施家庭暴力可以提起損害賠償請求這是明確的、肯定的。但遭受一方其他家庭成員的暴力或一方的家庭成員受對方實施家庭暴力可否請求賠償呢?比如女婿與共同生活的岳父母;兒媳與翁公婆母或岳父母對女婿;公婆對兒媳實施家庭暴力,夫妻在離婚時,是否也有理由請求損害賠償?筆者認為是可以的。因為《解釋》(一)第一條對“家庭暴力”的解釋是稱行為人實施暴力手段給其家庭成員的身心造成一定傷害后果的行為,并沒把“家庭暴力”的實施者和受害者直接表述為“離婚當事人”即夫妻雙方。所以,婚姻當事人自身遭受對方家庭成員的暴力和自己的家庭成員遭受對方的暴力都可以請求賠償,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家庭成員”這個范圍并考慮相應的暴力后果,包括對精神的損害。這也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如何認定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若干具體意見》第13條精神的折射。 關于家庭暴力的確認和適用,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具體處理。作為農村山區,常會遭遇許多形形色色的家庭暴力現象,比如男人見妻子在第三者家樂不思蜀,氣憤了約集親友去強行搶回來,或者見媳婦在紅杏出墻,總背著自己去幽會、偷情,男人便隨跟腳步,不離左右,使婆娘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在法庭門口判決不準離婚后,一方及親友一擁而上估倒拉,要離婚的當事人回家乖乖呆著,看管起來。這些,無不都帶有強行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色彩,有時甚至還比較激烈。這些是否都以“家庭暴力”論處,作為離婚賠償請求的條件,對此,我們的法官應該站在立法精神高度,從維護社會公德和弘揚公序良俗出發,據情裁量,可從寬處理。 (二)、關于同居 《解釋》(一)第二條稱同居是“指有配偶者與婚外異性,不以夫妻名義,持續、穩定地共同居住”。對本條的理解,應力求將同居與重婚和偶發性婚外性行為相區別,既不能從重理解,以重婚視為同居,也不能從輕理解,以偶發性婚外性行為作為同居。尤其要抓住“持續性”、“穩定性”的特征。持續是時間長久。穩定是對象固定。但要多長時間才算持續?一年半載算不算數?三五幾天又算不算數?居一陣又停一陣,斷斷續續又算不算數?這些都留給我們不少空白,也給適法帶來滋生不平等的空間。還有對同居行為提起的賠償訴訟,是否要受時效的限制?比如說一方在2年前有實實在在的婚外同居行為,一方在2年后才訴訟離婚并依《婚姻法》第46條提起賠償請求該不該給予保護?再有,持續性是對固定對象的持續,還是與他人同居行為狀況的持續。與一個對象長期同居屬持續自不必說,但變換對象,“走馬燈”式的與人同居又該不該以持續論呢?還有一個問題。“持續、穩定地共同居住”的“居住”有無空間限制?如有,空間為一個家?一間屋?還是一張床?居住又有無內容要求?是否以“性”為判斷標準,“素居”又算不算數?現代文明不斷進步,家庭外延在逐步擴大,現實生活中“假打”很多,有歪表妹、歪小姨妹、歪干兄妹,雙方在一起共同生活,誰知他們是“暈居”還是“素居”。本身男女之間的事情就十分復雜,同居現象也就形形色色,五花八門,要辨別同居的真假,正確適用法律保護請求一方的合法權益,還真得要借我一雙慧眼,把那紛擾看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對上述問題,筆者認為: 1、同居持續性的認定要有一個時間要求。可以一個月為起點。 2、同居穩定性和持續性的認定應包括同居行為的持續。沒有固定對象、“走馬燈”似的同居應視為具有持續性、穩定性。 3、同居不區分空間。不論同家同室,還是同床共枕,“暈居”還是“素居”。只要“共同居住”,足以使人產生雙方關系不正常的合理懷疑即確定為同居。但現代城市生活中“合租”行為要區別對待。 4、同居的損害賠償請求應適用時效規定。對在離婚前2年內發生的同居行為,離婚時可以請求賠償;同居行為在離婚2年前已結束的,賠償請求不予支持。 五、離婚案件賠償請求與訴的關系。 離婚案件損害賠償請求是《婚姻法》修正后的重大新內容。對無過錯方在離婚中請求對方賠償,在審判實踐中,曾有將被告針對原告的賠償請求認為是反訴,讓被告交反訴費,按反訴處理的。筆者認為,離婚案件中被告提出賠償請求不成為反訴。因為: (一)反訴一般只存在了請求之訴中,不存在確認之訴和形成權之訴中。賠償屬請求之訴,離婚屬確認之訴,分屬不同的訴種。 (二)本訴與反訴法律上的牽連性表現在建立在同一法律關系之上。賠償與離婚不屬同一法律關系。 (三)本訴與反訴事實上的牽連表現為雖不是同一法律關系,但存在利害,其內容是同一的或類似的。離婚和損害賠償請求的內容既不同一,也不類似。 (四)反訴的目的性在于吞并、抵銷本訴的請求。而賠償請求不具有抵銷、吞并離婚的作用。 (五)離婚訴訟屬于復合訴訟。賠償請求與分割財產、撫養子女、經濟幫助一樣屬于一并解決的范疇。 所以,有以上幾點理由,離婚案件不存在反訴,應該說這也是司法界的共識。正確理解離婚案件賠償請求與訴的關系,以利正確適用法律,全面保護婚姻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具有積極意義。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組織領導傳銷罪如何認定
2020-03-06村干部侵吞公款的行為構成貪污罪嗎?
2020-03-13快遞在運輸過程中損壞了,請問怎么賠?
2020-04-03商號能否質押
2020-04-08商號有限制嗎
2020-04-08惡意搶注域名該怎么辦
2020-04-09什么是印花稅
2020-04-10妨礙清算罪有哪些行為
2020-04-16兩限房的申請條件看過來!
2020-04-18可以放棄異地扶貧搬遷嗎
2020-04-23離婚后孩子撫養權如何判定
2020-04-23醫療事故鑒定申請書怎么寫?
2020-04-27合同糾紛訴訟時效是幾年
2020-04-28夫妻借錢買房算不算夫妻共同債務?
2020-04-28構成組織出賣人體器官罪的要件是什么
2020-04-28離婚如何合法爭奪孩子撫養權?
2020-04-28出租人主張解除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0-04-29怎么樣更改孩子撫養權?
2020-04-29擅自變更孩子撫養權有什么后果?
2020-04-29孩子撫養費需要給到什么時候?
2020-04-29怎么樣舉證證明對方轉移共同財產?
2020-04-30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罪會犯法嗎?
2020-04-30誣告陷害罪什么情況下會立案處理
2020-04-30包庇罪如何量刑
2020-04-30農村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分割有哪些規定?
2020-05-01拐賣兒童罪一般的量刑標準
2020-05-01離婚自動放棄子女撫養權可以嗎?
2020-05-02離婚以后戶口遷出流程怎么走?
2020-05-032020單方起訴離婚的程序怎么走?
2020-05-03無公證遺囑有效嗎?
2020-05-03小區物業費要上漲怎么解決
2020-05-03成年子女能否起訴父母支付撫養費?
2020-05-03離婚以后如何起訴對方要求增加子女撫養費?
2020-05-03夫妻離婚以后子女監護權通常歸誰?
2020-05-04子女撫養費可以變更嗎?給到什么時候?
2020-05-04夫妻離婚時共同債務要怎么樣清償?
2020-05-05協議離婚程序有哪些?要多久?
2020-05-05離婚以后發現對方轉移財產多久起訴有效?
2020-05-05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怎么算?
2020-05-07婚后賣掉婚前房子再買的房產怎么分割?
20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