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黃松有就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答記者

來源: 律霸網整理?寧司 · 2020-07-24 · 427人看過

一、出臺解釋是審判實踐的迫切需要

問: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公布《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請您談談司法解釋出臺的背景。

答:這一司法解釋的出臺,是依法公正、及時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保護公民人身權利的需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侵權人身損害賠償案件在類型和數量上也發生了重大變化,給審判實踐帶來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睹穹ㄍ▌t》對人身損害賠償的法律適用規定比較原則,最高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雖有所補充但仍不能適應當前審判實踐的迫切需要;尤其是對人身損害賠償的范圍和計算標準,至今沒有統一的規范可供遵循,使有些案件難以依法及時處理,不利于及時、公正地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廣大法官和社會各界,都希望盡快出臺司法解釋,規范和統一侵權人身損害賠償的法律適用問題。

二、經營者未盡安全保障義務應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問:司法解釋規定經營者從事經營活動負有安全保障義務,其法律依據是什么?怎樣理解經營者的補充賠償責任?

答:司法解釋規定從事經營活動或者其他社會活動,經營者或者組織者對相關公眾負有安全保障義務的法律依據,一是民法通則第五條的規定:“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積極實施侵害行為為法律所禁止,消極不履行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人身損害,也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二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八條的規定:“經營者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該規定是經營者從事經營活動負有安全保障義務的直接法律依據。近年來,審判實踐中遇到了一些在賓館、酒店、銀行、寄宿學校等殺人越貨的案件。從這些案件發生的原因看,經營者在安全保障上存在的問題,正是這些單位未盡安全保障義務給了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有的賠償權利人在向犯罪分子索賠不能而要求經營者賠償時,經營者往往以沒有實施侵害行為,不應承擔民事責任為由進行抗辯。按照司法解釋的規定,從事經營活動或者其他社會活動的人,負有對相關公眾在合理限度范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未盡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人身損害的,就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因第三人侵權造成人身損害,安全保障義務人有過錯的,應當在其能夠防止和制止損害的范圍內承擔補充賠償責任,從而明確了安全保障義務人的義務范圍和責任界限,這不僅有利于促進商品、服務領域在安全保障方面加強管理,以更加人性化的服務體現對人的關照和尊重,而且也有利于合理分配損害,補償受害人的損失。不僅在經營活動中,在其他具有公眾參與或者具有廣泛社會接觸的活動中,管理者、組織者、具體實施者都應關注其活動范圍內的安全保障問題,對他人的人身安全給予必要的關照和保障?!凹核挥?,勿施于人”;有不忍人之心,人才有不忍之心;為他人提供安全保障,才能人人都有安全保障。傳統的民法理論孤立地看待“自然人”,把民事主體想象成荒島上的魯濱遜,忽視了社會生活中人們的相互依存關系,未能就社會活動的安全保障義務提供理論依據。司法解釋的制定,以我國現行法律為依據,吸收了現代民法理論的研究成果,明確規定經營者從事經營活動,對相關公眾負有安全保障義務。司法解釋的規定,突出體現了現代司法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也體現了司法為民的要求。
經營者違反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這是經營者的直接責任。經營者未盡安全保障義務,致使第三人侵權造成他人人身損害的,經營者應當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經營者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的法理依據,在于經營者違反應當積極作為的安全保障義務,使本來可以避免或者減少的損害得以發生或者擴大,增加了損害發生的幾率;因此經營者應當為受害人向直接侵權人求償不能承擔風險責任。讓無辜的受害人得到救濟,而讓那些侵害他人或者無視他人安全的人承擔責任和風險,符合司法正義的理念。司法解釋的規定,對解決審判實踐中的眾多新類型案件具有重要意義。

三、學校要對校園傷害事故承擔過錯責任

問:司法解釋對學生傷害事故的規定與教育部去年制定的《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有什么不同?

答:按照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規定,教育機構對未成年人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的法定職責和義務。違反法定義務,造成未成年人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校園傷害事故是近年來人民法院受理的侵權案件中一種常見、多發的案件類型。對校園傷害事故的責任承擔,審判實踐中存在較大爭議。一種觀點認為,未成年人到學校接受教育,事實上脫離了父母的監護;為保護未成年人的利益,當然發生監護權的轉移。因此,對學生傷害事故,學校應當承擔監護人的責任。我們認為,我國民法通則規定的監護制度以一定的親屬關系或者身份關系為前提,法律對擔任監護人的范圍有明確規定。監護職責不因未成年人到學校接受教育而當然發生轉移。教育機構依法負有對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和保護義務,如果因過錯沒有盡到相應的義務,致發生學生傷害事故的,學校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民事責任。司法解釋的規定,就是明確教育機構對學生傷害事故的責任,在性質上是違反法定義務的過錯責任,而不是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的監護人的責任。
司法解釋對教育機構責任性質的界定,與教育部的規章沒有原則分歧。教育部的規章是教育行政部門處理學生傷害事故的依據,但規章在審判實務中只具有參照的效力。司法解釋則是國家最高審判機關對法律適用作出的解釋,對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具有約束力。

四、雇主應對雇員的致害行為承擔賠償責任

問:司法解釋規定雇員侵權致人損害,由雇主承擔賠償責任。為什么雇主要替雇員承擔責任?

答:近年來,隨著我國勞動用工制度的改革,在勞動關系領域里已實行全面的勞動合同制。在勞動法調整的勞動關系領域以外,也存在各種形式的勞動用工。不論是勞動合同形式的用工關系,還是勞務合同形式的用工關系,都是通過使用他人勞動獲得利益;同時,因使用他人勞動而使雇主事業范圍擴大或者活動范圍擴大,也相應增加了其他人因此受到損害的風險。根據利益和風險一致,風險和責任一致的民法理論,使用他人勞動獲得利益的人,當然要為受雇人在勞動過程中的致他人損害的行為承擔責任。對無辜的受害人給予公平的救濟,使死有所葬、殘有所養,肉體的創傷得到救治,心靈的痛苦得以慰藉,這是一個法治社會最基本的正義觀念。
當然,雇主承擔替代責任,并不意味著雇主就是責任的淵藪。侵權法在著眼于對受害人的損害給予填補的同時,也著眼于損害的轉移和分散。責任保險制度就是有效分散損害、合理分配企業經營風險的一項制度。雇主承擔替代責任,不僅有利于對受害人給予及時和充分救濟,也有利于雇主加強對企業的管理,加強對勞動者、雇員的教育,提高自身的風險防范意識。需要強調的是,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也要為自己的侵權行為負責,與雇主一起對受害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雇主責任并非雇員恣意妄為的“避風港”,任何人都要為自己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權利的行為付出代價,承擔責任。

五、受害人獲工傷保險賠付不免除第三人的侵權責任

問:發生工傷事故,工傷職工除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外,能否再請求民事損害賠償?

答:工傷保險與民事損害賠償的關系,在審判實踐中長期存在爭論。從性質上看,工傷保險屬于社會保險范疇,與民事損害賠償性質上存在根本的差別。但是,由于工傷保險賠付是基于工傷事故的發生,與勞動安全事故或者勞動保護瑕疵等原因有關,因此,工傷事故在民法上被評價為民事侵權。這就產生了工傷保險賠付與民事損害賠償的相互關系問題。對此問題世界各國有四種處理模式: 第一,工傷保險取代民事損害賠償;第二,受害人可以同時獲得工傷保險待遇和民事損害賠償,但勞動者個人需交納高額保險費。第三,受害人可以選擇獲得工傷保險待遇或者民事損害賠償;第四,民事損害賠償與保險待遇實行差額互補。國務院今年公布的《工傷保險條例》,將于2004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根據政府有關部門的規定,在中國境內的企事業單位和個體工商戶都要參加工傷保險統籌,為勞動者繳納工傷保險費。應當參保的企業違法不繳納保險費的,發生工傷事故,也要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承擔給付工傷職工相應保險待遇的責任。相對于民事損害賠償而言,工傷保險具有特殊的優點:工傷保險實行用人單位無過錯責任,并且不考慮勞動者是否有過錯,只要發生工傷,工傷保險經辦機構就應給予全額賠償。民事侵權考慮受害人自身是否存在過失,實行過失相抵,即根據受害人過失程度相應減少賠償數額。此外,工傷保險實行社會統籌,有利于受害人及時獲得充分救濟;企業參加工傷保險,分散了賠償責任,有利于企業擺脫高額賠付造成的困境,避免因行業風險過大導致競爭不利;工傷保險還有利于勞資關系和諧,避免勞資沖突和糾紛。鑒于上述理由,我們認為,用人單位通過繳納保險費的方式承擔責任,對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都有利。因此,發生工傷事故,屬于用人單位責任的,工傷職工應當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不能再通過民事訴訟獲得雙重賠償。但如果勞動者遭受工傷,是由于第三人的侵權行為造成,第三人不能免除民事賠償責任。例如職工因工出差遭遇交通事故,工傷職工雖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但對交通肇事負有責任的第三人仍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六、見義勇為者可請求受益人給予補償

問:因見義勇為而遭受損害的人,可否由受益人給以賠償?最近經??吹接嘘P“英雄流血又流淚”的報道,司法解釋對此是否有一個說法?

答:我們的社會鼓勵見義勇為的行為;我們的道德也贊賞見義勇為的行為。為了給見義勇為行為人提供全面的司法保護,使其受到損失后能得到相應的補償,本司法解釋從公平原則出發,對因見義勇為遭受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作出以下具體規定,以保護其合法權益:第一,沒有侵權人,例如為搶救落水兒童而獻身;第二、不能確定侵權人,例如為制止犯罪遭受傷害,案件未能偵破的;第三,犯罪分子或者侵權人沒有賠償能力的;在以上三種情形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據賠償權利人的請求,判令受益人在受益范圍內對受害人的損害予以適當補償。
受益人非侵權人,其承擔補償責任并不是因為其有過錯,而是基于對損害的分擔。從侵權損害賠償的角度看,因見義勇為遭受人身損害的受害人,與受益人應當是利益共同體。他們共同面對危險、面對侵害;而見義勇為者以自己慷慨赴險的壯舉,使受益人轉危為安。對受害人的救助,從長遠來看應當是社會的責任。但在缺乏相應機制的條件下,作為利益共同體的受益人,適當分擔損害,給受害人以補償,是符合公平原則的。這在客觀上也有助于弘揚正氣,有助于發揚中華民族扶危濟困的良好道德風尚。

七、賠償標準更加科學合理

問:關于賠償標準的規定,是司法解釋的一個重要內容。請問,司法解釋規定的賠償標準,與以前的標準有什么不同?

答:司法解釋確定的賠償標準比以前的賠償標準更加科學、合理。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賠償標準的確定更加符合民法中的 “平均的正義”或者“矯正的正義”的價值理念,也就是更加符合侵權法中的“填補損失”或者“填平損害”的原則。具體而言就是指:對侵權行為造成的財產損失,要按照損失前后的差額賠償其交換價值;對造成的精神損害,則應當給付精神損害撫慰金。第二,賠償與損失相一致。過去的賠償標準,對殘疾受害人的收入損失不予賠償,只賠償其生活補助費;司法解釋所規定的殘疾賠償金,則是按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賠償受害人的收入損失,是對既有標準的矯正,體現了損害與賠償相一致的原則。以前對被扶養人生活費,賠償標準是生活困難補助標準或者基本生活費標準,前者每月就是幾十元,后者實際上是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也不過每月二、三百元。司法解釋以平均生活費作為賠償被扶養人生活費的標準,也體現了賠償與損害的一致。第三,對實際支出的費用和誤工損失,按照差額據實賠償;對未來的收入損失,因為具有抽象性和不確定性,按照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客觀指標予以賠償。為了確定科學、合理的賠償標準,司法解釋多方征求了國家統計局等有關專業部門的意見,將民法損害賠償理論與有關專業技術指標有機地結合起來,努力使賠償標準合理化。可以說,合理化既是我們制定司法解釋的一個基本目標,也是其基本特征。

八、死亡賠償金增加一倍多

問:過去由于死亡賠償標準偏低,許多人擔心會誘發非道德行為,例如,對交通肇事受害人不予搶救反而故意致其死亡。司法解釋如何回應這種擔心?

答:司法解釋對死亡賠償,從幾個方面作了調整:第一、合理界定死亡賠償的性質。民法理論認為,自然人的權利能力始于出生、終于死亡,受害人因侵權行為死亡后,其作為民事主體的資格已經消滅,因此,死亡受害人不能以主體資格主張民事權利;享有損害賠償請求權的,是間接受害人,即死者近親屬。死者近親屬受到的損害有兩個方面,一是財產損害,按照過去的理論認為就是死者生前所扶養的人喪失生活供給來源所受損害,立法上叫做“被扶養人生活費”;二是非財產損害即精神損害,立法上稱為“死亡補償費”或者“死亡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的性質據此被認定為精神損害撫慰金。1994年5月12日八屆人大七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首次明確了死亡賠償金的內涵是對受害人收入損失的賠償。司法解釋據此將“死亡賠償金”界定為財產性質的收入損失賠償。第二,根據對死亡賠償金性質的確認,死亡賠償金的賠償標準也調整為“人均可支配收入”。較之過去的賠償標準,在賠償參數上有了明顯的提高。以北京為例,2001年統計年度北京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1577.8元,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約為8922.7元。后者就是過去死亡賠償所依據的“平均生活費”標準。顯然,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較高,也更合理。第三,賠償年限由過去的十年提高為二十年,比過去延長一倍,實際賠償額則超過過去的一倍多。根據2000年的統計,北京市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為8493.5元/年,按《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計算的全額死亡補償費為84935元;同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北京為10350元/年,按《解釋》計算的全額死亡補償費為207000元,《解釋》的計算方法比《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提高122065元。當然,對所謂非道德行為,不能靠提高死亡賠償金來制止;故意侵害他人生命的,應當依法給予刑事處罰,發揮刑罰制裁作用。

九、一次性賠償不限于一次請求

問:司法解釋對殘疾賠償金和死亡賠償金的賠償數額都有所提高,但仍然規定了二十年的賠償期限,這是否合理?受傷致殘者二十年后仍然生存的,何以為生

答:二十年期限的賠償,在理論上稱為定額化賠償,或者叫做定型化賠償。我國的人身損害賠償制度,歷來采取定型化賠償方式。司法解釋采取這一方式的理由:
第一,與現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相一致。《國家賠償法》、《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對死亡賠償金、殘疾賠償金或者殘疾者生活補助費都規定了二十年的賠償期限,《解釋》的規定既體現殘疾賠償和死亡賠償制度的歷史連續性,又與現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相一致。
第二,按二十年計算的殘疾賠償金須一次性給付。大陸法系國家的傳統作法,是要按照霍夫曼計算法或者萊布尼茲計算法扣除一次性給付損害賠償金的期前利息。但由于中國經濟發展迅速,物價水平和工資水平在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還會不斷發生變化;因此,我國的一次性賠償向來不考慮扣除期前利息。這樣,與扣除期前利息的大陸法系國家和地區比較,按二十年計算的一次性賠償金與其他國家和地區按平均壽命計算的一次性損害賠償金,事實上不會過于懸殊,甚至還互有短長。
第三,指向未來的一次性賠償有許多不確定因素,計算期限過長難免會發生實際賠償與實際生活利益不一致的情形,過分加重賠償義務人的負擔,并有可能使一次性高額賠償轉化為不當利益。為避免因期限過長導致不確定因素的發生幾率相應增大,適當期間的賠償年限就是必要的。二十年期限多數情形下較按平均壽命計算的賠償期限為短,且在過去的立法實踐和審判實踐中都已被社會所接受,故無論是在心理上、社會效果上和當事人雙方的利益均衡上都是一個較為恰當和適中的期限。
第四,由于《解釋》第三十二條賦予了賠償權利人就賠償期限屆滿后再次起訴的權利,按二十年計算相關損害賠償金的不利因素基本上被消除。

十、賠償義務人可以申請給付定期金

問:人身損害賠償以一次性賠償為原則,是否意味著有例外?

答:司法解釋在賠償制度上的另一個特色,就是引進大陸法系國家的終身定期金制度,作為對一次性賠償的補充。對損害賠償采取一次性賠償的原則,無論是二十年的定型化賠償,還是按照余命年歲計算賠償總額的一次性賠償,都存在賠償與實際生活狀況的錯位。即賠償權利人的實際生存期間往往長于或者短于一次性賠償所預定的賠償年限。最合理的賠償,就是定期給付按一定標準確定的損害賠償金,給付時間與賠償權利人實際生存年限相一致。但定期金賠償也存在風險,如賠償義務人破產,導致賠償不能,對賠償權利人的利益造成損害。因此,司法解釋規定,賠償義務人請求以定期金方式給付損害賠償金的,應當提供相應的擔保。引進定期金賠償制度,為當事人選擇賠償金的給付方式提供了可能,有利于賠償制度的合理化,也有利于平衡當事人雙方的利益。

十一、高度重視網上和來信的意見

問:司法解釋的征求意見稿,曾在媒體上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這些意見是否得到采納?

答:如前所述,為推定司法解釋制定的民主化,最高人民法院通過人民法院報和中國法院網向社會公布了司法解釋的征求意見稿,受到了社會各界和新聞媒體的普遍關注,群眾參與的熱情非常高。僅網上發表的意見,就有600多條,信函300多封;各種意見共計50多萬字。為了保證人民群眾的意見能夠體現到司法解釋中,我們做了以下工作:第一、整理歸納,即將有關意見整理歸納出法律問題要點;第二、篩選分類,即對提出的意見進行篩選,分類歸入相應的條文;第三、合并分立,即對重復的意見予以合并,對不同的內容予以分立;第四、論證修改,即根據有關意見對條文進行論證修改。凡是合理的意見,我們都充分予以吸收。例如,有意見認為誤工費應當據實賠償,建議取消職工平均工資五倍的限制;有的來信提出,對明知承攬人不具有相應資質和安全生產條件,仍然將工程發包給承攬人,由此造成安全事故致使雇員遭受人身損害的,發包人、分包人應當與承攬工程的雇主承擔連帶責任。對這些意見,司法解釋都已采納。也有的意見,其價值取向完全正確,但鑒于司法解釋本身的性質,這些意見沒有被吸收。例如,一位農村群眾來信認為對故意侵權的,應當規定懲罰性賠償;另一位僑居海外的企業界人士,也提出了同樣的見解。其價值取向,我們完全贊成;但鑒于司法解釋不能直接創設懲罰性賠償制度,因此,司法解釋中未能就此作出規定。但我們會向立法機關建議將來制定民法典時應當充分考慮這些意見。
司法解釋在制定過程中,廣泛向社會征求意見,讓人民群眾參與解釋的制定,這是司法解釋制定民主化的體現。它不僅可以保證司法解釋符合廣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也有利于司法解釋的內容更加科學合理,更充分地體現公平正義的價值理念,從而有利于提高司法解釋的質量。借此機會,我們感謝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參與,并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人民法院的工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崔兵

崔兵

執業證號:

11101199410619352

北京市循義律師事務所

簡介:

28年資深律師國內國際案件豐富經驗。國際法學碩士。承辦中外各種重大復雜疑難,經濟,刑事,民事,仲裁,婚姻繼承,移民,房地產,債務,大醫療案件,公司,合同,知識產權,執行,國際律師見證,各國律師間合作等全類型案件。專業高級法律顧問??筛S中國企業和公民出國談判,精通用英語工作。曾長期在司法機關工作,30多年的司法行業相關工作經驗。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崔兵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繼承從何時開始?

2019-06-20

2019欠錢不還起訴需要提供哪些證據?起訴有哪些流程?

2019-08-30

作為外來務工人員,復工要注意這些

2020-02-27

行政訴訟證據有哪些種類?

2020-03-10

贍養義務可以因約定而免除義務嗎

2020-03-30

商號與商標沖突如何解決

2020-04-08

簽訂保密協議需要給予保密費嗎

2020-04-10

病假的工資怎么算?

2020-04-11

如何認定借款合同已成立

2020-04-13

勞動仲裁,你了解多少

2020-04-17

如果坐出租車出車禍了,向誰追責?

2020-04-17

工傷鑒定需要多少費用?

2020-04-18

這是內部人員測試文章,審核求別過222

2020-04-22

期房轉讓的步驟具體是什么

2020-04-28

煽動分裂國家罪的認定和界限

2020-04-28

拐賣婦女、兒童罪的認定標準和界限

2020-04-29

出租人單方解除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0-04-29

法官根據什么判決孩子撫養權?

2020-04-30

離婚訴訟中當事人需要注意哪些舉證技巧?

2020-05-01

變更子女撫養權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0-05-01

離婚子女撫養費是如何計算的?

2020-05-02

離婚聘請律師一般要多少錢?

2020-05-02

變更子女撫養費的流程怎么走?

2020-05-03

夫妻離婚收集證據時需要掌握哪些技巧?

2020-05-05

網絡人肉搜索,隱形的侵權

2020-05-05

轉移夫妻共同財產怎么處罰?如何舉證?

2020-05-05

拿到征地批復后該怎么處理

2020-05-06

結婚登記都需要哪些資料?

2020-05-07

裸貸那些事

2020-05-09

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是否能夠繼承

2020-05-09

交通事故后找人頂罪要受什么處罰?

2020-05-21

構成出版歧視、侮辱少數民族作品罪的要件

2020-05-10

夫妻離婚有二個孩子撫養權通常怎么判決?

2020-05-10

離婚后起訴要求增加子女撫養費需要哪些條件和證據?

2020-05-10

已經離婚了子女撫養權的相關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05-10

離婚協議書在離婚以后可不可以修改?

2020-05-10

夫妻離婚孩子撫養權怎么判決和認定?

2020-05-11

侵權致死:賠償金應如何計算

2020-05-11

洗錢是什么,洗錢罪如何判定

2020-05-12

合伙企業與有限責任公司區別

2020-05-12
法律常識 地區找律師 專業找律師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栖霞市| 淮滨县| 望城县| 启东市| 阳新县| 白水县| 福鼎市| 钦州市| 安庆市| 南阳市| 民权县| 大冶市| 永泰县| 宜丰县| 靖安县| 镇赉县| 额尔古纳市| 广宁县| 思南县| 黔江区| 翁源县| 津市市| 高安市| 凤山市| 牡丹江市| 怀集县| 黄浦区| 班玛县| 雅安市| 南澳县| 图们市| 呼和浩特市| 卢湾区| 昂仁县| 祁阳县| 响水县| 华亭县| 阳江市| 黄骅市| 雷波县| 仙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