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及其構成 行賄罪,是指行為人為了謀取不正當利益而給予國家工作人員財物的行為。 (一)客體要件 本罪的客體是復雜客體。其中,主要客體是國家工作人員職務的廉潔性;次要客體是國家經濟管理的正常活動。 另外,行賄罪的犯罪對象是財物。這里所說的財物,與受賄罪中的財物相同,(二)客觀要件 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或者在經濟往來中,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行為。上述行為須達到一定界限才能構成犯罪。 根據1999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市施行的《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的規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行賄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 2、行賄數額不滿1萬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為謀取非法利益而行賄的; (2)向3人以上行賄的; (3)向黨政領導、司法工作人員、行政執法人員行賄的; (4)致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因被勒索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已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以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是收買國家工作人員以及其他依法從事公務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關自己謀取不正當的利益而實施這種行為,意圖謀取不正當利益。 行賄的目的,在于使國家工作人員或其他從事公務的人員利用其職務上的便利為自己謀取不正當利益。不正當利益是針對正當利益而言的,是指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及有關政策規定不應當得到的利益,包括非法利益。例如:行賄人為了走私而行賄于海關人員;為了生產、銷售偽劣產品而行賄于工商人員、技術監督人員;明知自己或者他人不符合升學、招工、提職、農轉非的條件而行賄于有關人員;為了減、免稅而行賄于稅務人員等。為謀取不正當利益是構成行賄罪的必要條件。給予國家工作人員財物的情況比較復雜,有的人根據法律、政策符合條件,有資格,也應當得到某種正當利益,如招工、晉升、分房、辦理某種手續等,但由于社會上存在著不正之風,一些人不給錢不辦事,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不得已送錢送物。這種情況的出現,主要責任在受賄方。對方有這種行為的可以批評教育,但這一行為不構成行賄罪。這樣規定,有利于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避免打擊面過寬。為謀取不正當利益是構成行賄罪的必要條件,行為人若不是為了不正當利益而行賄。則不構成行賄罪。 二、認定 本條第2款是對以行賄論處的行為的規定鑒于在經濟交往中,一些單位或個人不顧國家規定,采取對參與經濟活動的國家工作人員給予財物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這些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手段,為這些國家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從事公務的人員利用職務之便大開方便之門,實行不公平的競爭,達到謀取不正當利益的目的,這種行為同第1款規定的行為具有同樣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因此,本條第2款規定: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以行賄論處。即這種行為也構成行賄罪。 為了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本條第3款專門強調:因被勒索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不是行賄。這就是說,如果同時具備被勒索給予財物和沒有得到不正當利益兩個條件,不能以行賄論處。如果行為人系由于被勒索而給予財物的,但是行為人謀取了不正當利益的,仍應以行賄論處。 三、處罰 根據第三百九十條規定,對行賄罪的處罰有以下情形: 1、對一般行賄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2、因行賄謀取不正當利益,情節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情節恃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關于情節嚴重、情節特別嚴重的標準,法律未作具體規定。從司法實踐的情況來看,應該從行賄數額、手段、次數、人數、后果、犯罪后的表現等方面進行考察。一般是指為謀取個人非法利益,一貫行賄,屢教不改的;為推銷偽劣產品而行賄造成嚴重后果的;為簽訂假合同,騙取財物而行賄的;為騙取國家出口退稅而行賄的;行賄手段或結果又牽連其他多種罪行的;用國家文物行賄或者用優撫、救濟、扶貧、教育等專項特定款物行賄以及用黨費、團費行賄的;行賄數額巨大或特別巨大,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或者特別重大損失的;在司法機關追訴時,拒不交待罪行,偽造、隱匿、毀滅證據,與受賄人訂立攻守同盟的等等。 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這是對行賄人自首的特別規定。關于自首,本法第67條規定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鑒于賄賂犯罪具有很大的隱蔽性,取證難度較大而行賄與受賄又是對應的,密切聯系在一起的,行賄人主動交待行賄行為實際上是對于受賄人的揭發檢舉,屬于立功表現,因此,為了分化瓦解犯罪分子,嚴厲打擊受賄犯罪,落實懲辦與寬大相結合的政策,本條第2款款規定,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賄賂行為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這是對行賄人自首的特別規定,是對我國自首制度的重要補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私人欠錢不還如何處理
2020-01-08什么情況下能實現法律免責呢
2020-02-25工傷賠償標準
2020-03-16共同出資設立公司,這些資料不能少
2020-03-17精神分裂癥屬于不準結婚的病嗎?
2020-03-19彩禮糾紛問題如何解決
2020-03-20提前退休,你可以嗎?
2020-03-23虛假廣告罪立案標準
2020-04-07經濟困難如何尋求法律援助
2020-04-13“搶紅包”可能被判坐牢?
2020-04-15放火罪的處罰
2020-04-16電視劇著作權歸編劇嗎
2020-04-20勞動合同履行地建立了解一下
2020-04-20聘用聘請合同:這些注意事項不能少
2020-04-21入職協議還是勞動合同,別再傻傻分不清
2020-04-21單方解除合同,究竟算不算是違約
2020-04-21遭遇家庭暴力,如何用法律保護自己
2020-04-24離婚之中男方怎么爭取撫養權?
2020-04-242020交通肇事罪如何認定?
2020-04-27盜竊罪應該如何認定?
2020-04-27醫療損害責任的歸責原則是什么
2020-04-28二手房買賣網簽就是備案嗎
2020-04-29婚姻法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割?
2020-04-30離婚糾紛中哪些情況需要請律師?
2020-04-30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罪會犯法嗎?
2020-04-30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罪的認定和界限區分
2020-04-30必須做筆跡鑒定之法律規定
2020-04-30如何舉證來證明對方轉移夫妻共同財產?
2020-04-30夫妻訴訟離婚子女撫養權通常判給誰?
2020-05-012020訴訟離婚流程怎么走?
2020-05-02離婚爭奪子女撫養權需要提交哪些證據?
2020-05-03土地開發費用有哪些?
2020-05-04離婚協議書要公證嗎?公證有什么意義?
2020-05-05訴訟離婚一般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0-05-05離婚后離婚協議書還有用嗎?
2020-05-05什么是事實婚姻?是否受到法律的保護?
2020-05-05打贏官司后如何申請執行?
2020-05-06遇到糾紛應冷靜,切勿動手傷人
2020-05-06用人單位非法解除勞動關系賠償有沒有封頂?
2020-05-07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定理由有哪些?
20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