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健康權是人格權的一種。分為生命權和健康權。生命權是公民作為人的存在、作為權利主權的前提條件,也是公民行使其他民事權利的基礎。生命的存在和生命權的享有,是每個人的最高人身利益。因此,保全生命不受非法侵害是公民第一位重要的人身權利。
健康權,又稱身體健康權,它包括身體的和精神的兩個方面。公民在生命存續期間,必須維持人體組織的完整性和人體器官正常的機能,否則就無法以自己的行為參與民事活動。下面律霸小編為您整理了對于侵害生命健康權應承擔的民事責任:
免除民事責任: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因正當防衛或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不承擔民事責任,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損害的,應當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緊急避險人如果是受益人,危險又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應承擔適當的責任。否則,由引起險情的人承擔責任,或由其他受益人分擔責任。
行為人實施不法行為,侵害他人生命權,健康權或者身體權的,行為人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在侵害他人生命權中,由于只有在剝奪他人生命之后才構成侵害生命權,所以,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清除危險等民事責任方式都不適用。
由于受害人的生命已經終結,不可能對其造成其他方面的損害,所以,在侵害生命權中侵權人一般只承擔賠償損失這一民事責任。
賠償范圍包括死者家屬支出的喪葬費用、死者生前撫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以及精神損害賠償。
生命的價值是無法估量的,侵害生命權的最重要的損害——受害人生命的損失,無法進行補救。
在侵害健康權中,侵權人應承擔的民事責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危險、賠償損失。
侵害健康權的損失賠償范圍一般包括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疾者的生活補助費用等。
給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也要承擔精神損害賠償的責任。
侵害身體權一般并不損害受害人身體的內部機能和外部組織。
侵害身體權造成的損害主要是受害人精神上所遭受的痛基,所以,侵害身體權的民事責任除停止侵害、消除危險外,還包括賠償損失和賠禮道歉。
賠償損失主要是賠償受害人精神上所蒙受的痛苦,賠禮道歉的目的也是為了消除受害人精神上的憤怒、悲傷、憂郁等不良情緒,恢復其精神上的安寧。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如果現實生活中您或您的家人朋友們遇到了生命健康權被侵害等方面的困擾,可以直接找所在地人民法院或公安機關,直接起訴或報警立案,或者在第一時間找律霸網律師在線圖文咨詢或電話咨詢。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也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集體商標
2020-03-25盜竊案什么情況下不起訴
2020-04-03婚前財產如何證明
2020-04-09申請工傷認定應提交的材料
2020-04-09昨天買的鞋,今天逛街途中就壞了,請問可以“三包”嗎?
2020-04-14外籍人繼承國內房產辦理手續方法
2020-04-15房屋公證需要多少錢?
2020-04-18押一付三住了2天不想住房租可以退嗎
2020-04-23已購公房怎么辦理繼承
2020-04-26沒有遺囑,父親的股權怎么繼承?
2020-04-27夫妻個人債務有哪些類型?
2020-04-28離婚中子女撫養權怎么判決?
2020-04-28夫妻個人債務應該怎樣認定?
2020-04-29變更孩子撫養費應該如何操作?
2020-05-06辦理二手房過戶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04-29最新離婚子女撫養費的標準數據是多少?
2020-05-07經雙方同意可以私自收養孩子嗎?
2020-04-29可撤銷婚姻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0-04-30新婚姻法對于子女撫養權有哪些規定?
2020-04-30非法取得的證據材料有效嗎
2020-04-30包庇罪如何量刑
2020-04-30夫妻離婚損害賠償的范圍是什么?
2020-05-01夫妻離婚子女撫養費支付標準是什么?
2020-05-02司法實踐中領取了離婚證以后還可以反悔嗎?
2020-05-05申請離婚需要滿足哪些必需的條件?
2020-05-05婚外情犯法嗎?婚外情的法律有哪些規定?
2020-05-05婚外情的證據有哪些?如何收集?
2020-05-12夫妻協議離婚子女撫養權問題如何確認?
2020-05-08有哪些特殊情況允許不支付子女撫養費?
2020-05-08夫妻共同財產離婚哪些可以分割?不離婚能不能分割?
2020-05-08離婚后夫妻共同財產怎么處理
2020-05-09夫妻分居以后房貸應該如何處理?
2020-05-10人去世以后花唄欠錢要償還嗎?
2020-05-10離婚爭奪子女撫養權需要收集哪些有利證據?
2020-05-10訴訟離婚子女撫養權會考慮哪些因素?
2020-05-11夫妻離婚以后按揭房應該怎么樣過戶?
2020-05-11黃牛犯了什么罪
2020-05-12合伙企業與有限責任公司區別
2020-05-12子女撫養費有哪些法律規定和給付期限是多久?
2020-05-12審理案件,法庭調解和判決有沒有區別
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