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中違約金的限額
在合同糾紛中,定金、違約金和賠償金(以下簡稱“三金”)的糾紛較為常見。為最大限度的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我們參照擔保法、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釋,談談“三金”在合同中的適用。
所謂定金,是指合同當事人為確保合同的履行,依據法律和合同的規(guī)定,由一方按合同標的額的一定比例預先給付對方金錢或其他代替物。我國合同法第115條規(guī)定,當事人為保證合同順利履行,一方可以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擔保,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義務的,無權要求返還;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義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這里的“雙倍返還定金”即為合同法上所稱的“定金罰則”。同時,我國《擔保法》第91條規(guī)定:“定金的數額由當事人約定,但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百分之二十。”如甲乙訂立房屋買賣合同,甲出售給乙的房屋價值50萬元,甲要求乙給付的定金不得超過50萬元的20%即10萬元。
違約金,是指由當事人通過協商預先確定的在違約發(fā)生后作出的獨立于履行行為以外的給付。違約金的約定雖然由當事人自由約定,但這種自由不是絕對的,而是受限制的。我國《合同法》第114條規(guī)定,“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由于違約金是在訂立合同時事先約定的,因此,它與違約發(fā)生后所造成的實際損失不可能完全一致,約定的違約金過高或過低,當事人均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減少或增加,以更好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賠償金,是指一方當事人因對方違約而造成損害,從而要求違約方賠償與損害結果相當的金錢或財物。事實上,定金和違約金都具有賠償金的性質,只不過定金和違約金都是當事人事先約定的,而賠償金則要以實際發(fā)生的損失為前提。在賠償金中,非違約方對損害后果證據的收集是十分重要的,如果非違約方在違約發(fā)生后不能證明違約所造成的實際損害,則不能適用賠償金。因此,當事人在選擇適用“三金”時,最好是事先根據情況約定違約金或定金,這樣就可以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在“三金”的關系中,除定金和違約金不能同時并用外,定金和賠償金、違約金和賠償金是能夠并用的。我國《合同法》第116條規(guī)定,“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由此可見,定金與違約金雖然都具有制裁違約的性質,但是,針對同一違約行為兩種責任是不能同時并用的。由于定金責任是一種獨立的責任形式,其適用不以實際發(fā)生的損害為前提,所以,定金不能替代賠償金,也就是說既不能將定金作為賠償金的最高限額,也不能在計算賠償金時將定金列入其中,定金和賠償金是可以并用的。如甲收乙10萬元定金,后甲違約給乙造成50萬元的損失,根據定金罰則,甲須返還給乙20萬元,另外的30萬元損失,乙可以賠償金的方式要求甲賠償。違約金也不以實際損害為前提(即不管是否發(fā)生了損害,只要違約違約方都應當支付違約金),但由于違約金本身可以視為約定的賠償金,因此,一般情況下,在同一合同中適用違約金后就不能再適用賠償金。當然,如果違約金的支付不足以彌補實際損失,受害人還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定金和違約金雖然不能同時并用,但在合同同時約定定金和違約金的情況下,是選擇適用定金還是選擇適用違約金其結果卻大不相同。筆者試舉一例來說明這一問題。如甲乙簽訂房屋買賣合同,雙方約定甲在2004年11月28日前交付房屋,乙在交付房屋時付清房款50萬元。乙向甲支付10萬元定金,如任何一方不履行合同應支付違約金15萬元。后甲將房屋賣給丙。在這種情況下,乙如果選擇適用定金,則根據定金罰則甲須返還乙20萬元;乙如果選擇適用違約金,他就可以請求甲支付違約金15萬元,同時他還可以要求甲返還自己已支付的10萬元定金,這樣乙就可以得到25萬元。
適用“三金”后合同是否還應繼續(xù)履行呢?那要根據不同的情況而定。在適用違約金的情況下,由于違約金的支付是獨立于合同履行之外的,因此違約金的支付并沒有給予債務人一種違約的權利,債務人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繼續(xù)履行合同。在約定定金的情況下,如果雙方約定的是違約定金(指當交付定金一方不履行合同約定的,另一方可以沒收定金;反之,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則違約方承擔定金責任后,還應繼續(xù)履行合同;如果當事人特別約定定金是解約定金(以定金作為保留合同解除權的條件,即交付定金的人可以拋棄定金來解除合同,收受定金的人也可以雙倍返還定金來解除合同),則當事人可以在拋棄定金或雙倍返還定金以后解除合同,不再履行合同。支付賠償金后合同是否應繼續(xù)履行,法律沒有明確規(guī)定,可由當事人協商而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債務重組的幾種方式
2020-03-05買到假貨后,到底主張“假一賠幾”?
2020-03-13貸款買的房子,能賣嗎?
2020-03-25車子不小心闖紅燈了,會有什么后果?
2020-04-01因為離婚財產分配問題起訴,起訴離婚需要多少費用?
2020-04-03走在大街上莫名被打骨折了,能立案為尋釁滋事罪嗎?
2020-04-07違約金與賠償金之間的關系
2020-04-09學生社保卡應該怎么辦理?
2020-04-11醫(yī)療過錯鑒定申請書:注意事項了解一下
2020-04-16精神折磨可否算家庭暴力
2020-04-17判決結果“執(zhí)行難”?
2020-04-17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特征
2020-04-20合同續(xù)簽:需要提前嗎
2020-04-20結婚一年后夫妻分居,彩禮還能要回嗎
2020-04-24你不知道的闖紅燈處罰
2020-04-26宅基地糾紛處理辦法看過來!
2020-04-27解決民間借貸糾紛方法是什么
2020-04-28買賣土地合同訴訟行為時效是多久
2020-04-29法院判決孩子撫養(yǎng)權歸屬的依據是什么?
2020-04-29關于子女撫養(yǎng)權的變更規(guī)定有哪些?
2020-04-30孩子撫養(yǎng)費通常包括哪些費用?
2020-04-30離婚以后想要變更孩子撫養(yǎng)權需要什么條件?
2020-04-30訴訟離婚需要經歷哪些程序?
2020-04-30債權訴訟時效期屆滿如何處理
2020-05-03房子被強拆怎么辦!
2020-05-04部隊結婚必須要婚檢證明嗎
2020-05-04公司借款合同怎么寫?
2020-05-04夫妻離婚子女撫養(yǎng)權問題一般如何處理?
2020-05-04四級醫(yī)療事故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2020-05-04搶劫罪和搶奪罪主要區(qū)別有哪些
2020-05-05老公有小三離婚如何收集證據?
2020-05-05華僑訴訟離婚需要什么材料?如何訴訟離婚?
2020-05-06二手房在哪里辦理房產過戶
2020-05-06拒不執(zhí)行法院判決有什么后果
2020-05-06收養(yǎng)子女有沒有繼承權?跟親生子女權利是否一樣?
2020-05-08結婚彩禮糾紛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05-09罪犯想申請保外就醫(yī)如何辦理
2020-05-09輕傷二級具體辦案流程是什么
2020-05-09再婚夫妻要婚前財產公證嗎?如何進行財產公證?
2020-05-09債務轉讓沒有告知可以構成欺詐的
20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