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8月10日,吉祥服*廠(被告)攜服裝樣品到某市大華*廈(原告)協商簽訂服裝購銷合同。大華*廈同意訂貨,并于當月16日簽訂了合同。當時,吉祥服*廠稱樣品用料為純棉布料,大華*廈主管人看后也認定是純棉布料,對此沒有異議。雙方在合同中約定:吉祥服*廠向大華*廈提供按樣品及樣品所用同種布料制作的女式裙9000件,總價款為360000元。
一個月后由吉祥服*廠將貨物送到商廈營業地,大華*廈按樣品驗收后于?1-5天內將全部貨款一次付清。?8月25日,吉祥服*廠按合同約定的時間將貨物運送到了指定的地點,大華*廈驗貨后認為數量、質量均符合合同約定,于是按約定的時間向服裝廠支付了貨款。但是,9月1日,有一位顧客購買此裙后認為不是純棉布料,要求退貨。
大華*廈立即請有關部門進行檢驗,后證實確實不是純棉布料,里面含有15%的化纖成分。大華*廈認為吉祥服*廠有欺詐行為,于是函告吉祥服*廠前來協商,要求或者退貨或者每件成品降低價款10元。吉祥服*廠則辯稱:其廠業務員去南方某市購買此布料時是按純棉布料的價格購買的,有發票為證,且當時拿樣品給商廈看時,商廈也認為是純棉布料,因而不存在欺詐行為,不同意退貨,如果退貨每件成品只能降低5元,為此雙方經過多次協商均未達成一致意見。
此后,商廈主管人員調離崗位,此爭議被擱置,直至次年9月26日,商廈才訴至法院,要求解除合同,退還全部制成品,并要求吉祥服*廠承擔責任,賠償損失。
「問題提出」
本案涉及到因重大誤解而訂立的合同的效力問題,同時涉及到如何正確區分欺詐和重大誤解,另外,還涉及到(撤銷合同)撤銷權的行使問題。
「法律依據」
《民法通則》第59條規定:“下列民事行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關予以變更或者撤銷:
(一)行為人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的;
(二)顯失公平的。
被撤銷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無效。“
《民法通則》第61條第1款規定:“民事行為被確認為無效或者被撤銷后,當事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給受損失的一方。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的損失,對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民通意見》第71條規定:“行為人因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品種、質量、規格和數量等的錯誤認識,使行為的后果與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較大損失的,可以認定為重大誤解。”
《民通意見》第73條規定:“對于重大誤解或者顯失公平的民事行為,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變更;當事人請求撤銷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予以變更或者撤銷。
可變更或者可撤銷的民事行為,自行為成立時起超過一年當事人才請求變更或者撤銷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案情分析及處理結果」
在本案中,被告吉祥服*廠在采購布料時誤以為是純棉布料并將其制成成品賣給原告,從其主觀上看,并沒有故意作虛假陳述或故意隱瞞真實情況,不存在欺詐的故意,因此,被告的行為不是欺詐行為。
但是,由于原告和被告都將布料當作是純棉布料而訂立了合同,雙方對合同標的物的質量都發生了錯誤認識,并且此種錯誤認識嚴重影響了原告的利益,根據《民通意見》第71條的規定,此合同為因重大誤解而訂立的合同,根據《民法通則》第59條和《民通意見》第73條第一款的規定,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或者予以變更。
但在此案中,由于雙方訂立合同的時間為1996年8月16日,而原告在1997年9月26日才向法院起訴,因此,根據《民通意見》第73條第2款的規定,“可變更或者可撤銷的民事行為,自行為成立時起超過一年當事人才請求變更或者撤銷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原告的訴訟請求不應得到法院的支持。因顧客退貨而造成的損失應根據過錯程度由雙方承擔。
「存在問題」
對于本案,存在以下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被告吉祥服*廠將含化纖15%的布料當作純棉布料制成成品,賣給原告,并告知為100%純棉,與事實不符,已構成欺詐,原告享有合同撤銷權,可以請求變更解除合同,賠償損失。
第二種意見認為,原被告雙方簽訂合同是基于對合同標的質量的錯誤認識,屬于重大誤解,原告方享有合同撤銷權,因為合同已履行完畢,撤銷合同、恢復原狀將給雙方造成更大的損失,所以應對合同的價格條款予以變更,兼顧雙方的利益。
第三種意見認為,雖然原告基于重大誤解,享有合同撤銷權,但由于原告在一年的除斥期間內沒有行使撤銷權,該權利消滅,原告解除合同的請求不予支持,因顧客退貨而造成的損失應根據過錯程度由雙方承擔。
可見,對于雙方合同是因欺詐而訂立的合同還是因重大誤解而訂立的合同存在爭議。
《民法通則》第59條規定:“下列民事行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變更或撤銷:
(一)行為人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的;
(二)顯失公平。”何謂?“重大誤解”?《民通意見》第71條規定:“行為人因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品種、質量、規格和數量的錯誤認識,使行為的后果與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較大損失的,可以認定為重大誤解。”一般認為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是當事人對合同關系某種事實因素主觀認識上的錯誤而訂立的合同。重大誤解有雙方誤解和單方誤解之分,前者指雙方當事人意圖指向的標的不一致或雙方對同一合同因素發生認識相同的錯誤,后者指當事人一方對合同因素的錯誤理解。重大誤解一般以雙方誤解為原則,以單方誤解為例外。重大誤解的構成要件是:
(1)必須是表意人因誤解作出了意思表示。
(2)誤解必須是合同當事人自己的誤解,因第三人的錯誤而發生誤解,并非合同法上的誤解,當事人因第三人的錯誤而發生利益上的重大失衡,可按顯失公平處理。
(3)須表意人無主觀上的故意。
(4)誤解必須是重大的,所謂重大,指一般人如果處于表意人的地位,假使不是由于錯誤,就不會作出那樣的意思表示。從司法實踐來看,重大誤解包括如下幾種情況:
(1)對合同的性質發生誤解,如將買賣作為贈與或將贈與作為買賣;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北京市房屋租賃合同
2020-06-18工程技術咨詢服務合同
2020-06-18物業管理服務合同1
2020-06-19室內設計協議
2020-06-19企業租賃經營合同
2020-06-22臨時土地租賃協議
2020-06-22虛擬主機租用合同
2020-06-22租賃委托合同1
2020-06-22承包商履約委托保證合同(試行)
2020-06-22不動產附負擔贈與契約
2020-06-22線上及線下經銷授權協議通用模板
2020-06-22鋼工程勞務合同
2020-06-22泥水工清包工合同
2020-06-23城市供用水合同
2020-06-24建設工程征用土地合同
2020-06-24商品房購銷合同
2020-06-24管材購貨合同
2020-06-24赤就雞街公路工程可性研究報告
2020-06-24網站開發協議書
2020-06-24投資入股協議書(非上市公司)
2020-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