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醫、中西醫結合臨床、針灸各科
1.對常見病、多發病屬于新治法、新方藥(含針灸新配方、特效俞穴)的前瞻性臨床研究,要優于同類最佳研究(對照組),或有明顯的優點與特色。
2.對著名中醫臨床學家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進行前瞻性的臨床、實驗研究,能闡明機理,并對指導臨床具有價值的重要學術成就。
3.以疑難急重病證的回顧臨床研究,資料完整,具有實際應用意義,能提出新療法,在提高臨床療效或學術發展上有積極作用。
4.臨床療效觀察的病例數,遵循臨床科研設計隨機、對照、盲法、重復的原則,采用能足以代表總體規律的樣本,結合專業要求和統計學要求來確定。
5.一般要求:有5個三級醫院引用、采納其治療方法,或經3個(含3個)二、三級醫院驗證,需隨該項成果一并上報。
6.新療法推廣應用,需在全國10個以上省、直轄市、自治區辦學習班,或1~3年內累計舉辦學習班10期,聽課人數在500人次以上,并應附辦班課程表、學員登記表、學員掌握與運用新療法的反饋信息或臨床觀察報告等,與該項成果一并上報。
7.常見病證中醫診斷方法的研究。采用傳統方法和現代科學技術開展中醫傳統診斷方法及民間診法的研究,在診斷觀察指標的定性、定量和分析方面取得確實可靠的結果,在診斷的靈敏性、準確性和特異性方面達到臨床診斷疾病的要求,并應用于臨床1年以上。
8.常見病證臨床流行病學的調查研究,方法要符合規范要求,結果可信。中醫證候學研究,包括證候分類、證候特征與證候演變規律,其取得的資料對充實完善本學科基本內容和指導臨床診療具有實用價值。
9.凡需作遠期療效觀察的研究,應提供可靠的隨訪資料。
二、中藥
(一)藥用資源
1.具有重大發現的資源調查,并有推廣應用價值。
2.藥有新資源、品種、部位的應用開發研究應當達到國家新藥要求。
3.對發展生產有重大意義的資源保護、資源持續利用方面的研究,并有推廣應用價值。
(二)藥材
1.中藥材品種研究:創建真偽優劣鑒別、質量檢測的新方法,對保證臨床用藥的準確性及產、供、銷各環節有指導意義和取得顯著的社會或經濟效益。
2.發展珍稀、緊缺中藥材資源生產研究:如引種栽培、馴化飼養、新品種選育、生物工程、病蟲害防治研究,以及優良品種大面積生產推廣,對藥材生產有重大實際意義和取得顯著的社會或經濟效益。
3.提高倉儲養護能力,保證、提高藥材質量并取得明顯經濟效益。
(三)飲片
改進或革新傳統炮制加工的工藝技術,提高中藥飲片質量,降低成本,提高生產率,有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四)制劑、成藥
中藥新藥研制開發應符合《新藥審批辦法》的有關要求,一、二類藥應獲得臨床研究批準文號,三、四類藥應獲得新藥證書,并具備以下一項條件;
1.明顯高于國內現有品種水平。
2.與現有療效比較有顯著提高。
3.研制或改進中藥劑型,在提高療效、應用方便、降低成本等方面,取得顯著效益。
4.研究、改進生產工藝,技術指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并取得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5.研究、改進和制訂先進的質量控制標準,方法科學穩定、數據可靠,用于生產提高藥品質量,取得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五)輔料、包裝
1.研制、開發新輔料,經衛生部門批準取得新輔料證書。
2.移植或引進西藥輔料,可明顯提高中藥質量,并用于3種以上制劑。
3.研究生產和使用輔料的新工藝,有實際推廣價值并取得顯著效益。
4.研制中藥產品包裝的新技術、新材料、新方法,在提高保障產品質量上取得顯著效果。
(六)一般要求
推廣應用均需1年以上,并達到一定的推廣面積。
三、儀器、器械、設備
1.中醫(針灸)各科儀器、器械研制須經3個(含3個)地市級以上單位使用和驗證,并獲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學術水平和科技含量高,并取得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2.中藥生產設備研制須具備獨創性,并在提高生產水平、產品質量和療效上取得顯著效益。
四、引進、推廣
在推廣、應用、開發已有的成果及引進吸收、開發國外先進技術中,有創造和改進,并在實際應用中取得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五、說明
以上各類成果的主要研究結果均須在國家核心期刊或國際專業刊物公開發表半年以上。
附:中醫保健藥品評審原則(試行)
1.必須從中醫理論出發,以中藥為原料。
2.具有滋補、保健、調節人體機能的功效,對疾病預防和治療有輔助作用。
3.獲得國家藥政部門頒發的健字批準文號,在全國同類產品中具有明顯的質量優勢。
4.上市3年以上,并有確切的安全性資料說明長期使用對人體無害。
5.已進行規模生產,取得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
6.應附下列材料:
(1)國家藥政部門頒發的健字批準文件及申請健字文號的全部技術申報資料;
(2)經濟效益證明材料(包括銷售情況);
(3)獲得健字文號后,產品作用的擴大觀察總結報告(不少于500例);
(4)由省級藥檢部門提供的產品3個批次市場抽檢的質量檢測報告;
(5)廣告內容;
(6)生產廠GMP情況。
7.附注:
(1)目前暫限于申報口服的中醫保健藥品。
(2)主要研究結果須在國家核心期刊或國際專業刊物公開發表半年以上。
(3)初審通過的產品,由評審委員會組織進行有關技術(包括質控、藥效學等方面)復查評估(費用由生產廠家支付)。
(4)必要時進行療效調查核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2010-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墨西哥合眾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9-02-28政務院及其所屬各機關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1978年文本)》的決定
1998-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突尼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0-07-0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設立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預備工作委員會的決定
1993-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已修訂)
1992-04-30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2009修訂)
2009-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1995-06-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郵票過渡性安排的意見
1998-07-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條第一款的解釋
2002-04-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2004第二次修正)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
1986-03-19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2006-03-15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國務院關于印發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方案的通知
2019-04-19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2007-04-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3-05-30國務院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3-02-05國務院關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關于印發《2011年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整頓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1-03-28國務院關于第五批取消和下放管理層級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
2010-07-04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監察部等部門關于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意見的通知
2008-10-17國務院關于200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08-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2007-11-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節能發電調度辦法(試行)的通知
2007-08-02鐵道部、總參、總后關于發布《鐵路軍事專用線修建和維修管理辦法》的補充規定
1983-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