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2004年10月12日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第二十六次主席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5年2月1日起施行。
二○○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第一條 為了防止和糾正違法或者不當具體行政行為,保護銀行業金融機構、其他單位和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和監督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依法行使職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及相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銀行業金融機構、其他單位和個人認為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向行政復議機關提出行政復議申請,行政復議機關受理行政復議申請、作出行政復議決定,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行政復議機關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和本辦法履行行政復議職責的機關,具體為銀監會和銀監局。
第四條 行政復議機關履行行政復議職責,應當遵循合法、公正、公開、及時、便民的原則,堅持有錯必糾,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正確實施。
第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其他單位和個人可以依照本辦法申請行政復議:
?。ㄒ唬︺y監會或其派出機構作出的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責令停業、吊銷金融許可證等決定不服的。
(二)對銀監會或其派出機構作出的取消銀行業金融機構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一定期限或者終身任職資格的決定不服的。
?。ㄈ┱J為銀監會或其派出機構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的經營自主權的。
?。ㄋ模┱J為銀監會或其派出機構沒有依法辦理其申請的行政許可事項的。
(五)認為銀監會或其派出機構的其他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
第六條 銀行業金融機構、其他單位和個人認為銀監會或其派出機構的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金融規章以下的規定不合法,在對具體行政行為申請行政復議時,可以一并向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對該規定的審查申請。
前款所稱金融規章是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規定,銀監會制定,并由銀監會主席簽署命令予以公布的規范性文件;金融規章以下的規定是指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制定并發布的其他規范性文件。
第七條 銀監會管轄下列行政復議案件:
?。ㄒ唬︺y監會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申請行政復議的案件;
(二)對銀監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申請行政復議的案件;
?。ㄈ┿y監會認為應當管轄的其他行政復議案件。
第八條 對銀監分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申請行政復議的案件,由銀監分局的上級銀監局管轄。 第九條 銀監會、轄區內設有銀監分局的銀監局設立行政復議委員會。
第十條 行政復議委員會由行政復議機關負責人、法律部門和監督檢查部門的負責人組成。
行政復議委員會設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其他委員若干人,行政復議委員會人數應當為單數。
第十一條 行政復議委員會履行下列職責:
?。ㄒ唬π姓妥h申請依法作出行政復議決定。
?。ǘ┮婪▽ι暾埲颂岢龅膶鹑谝幷乱韵碌囊幎ǖ膶彶樯暾堊鞒鎏幚頉Q定。
?。ㄈ┮婪▽Ρ簧暾埲俗鞒鼍唧w行政行為所依據的規定作出處理決定。
?。ㄋ模┬姓妥h委員會認為依法應當由其決定的其他事項。
第十二條 行政復議機關的法律部門具體辦理行政復議事項,履行下列職責:
?。ㄒ唬┦芾硇姓妥h申請。
?。ǘ┫蛴嘘P組織和人員調查取證、查閱文件和資料。
(三)審查申請行政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與適當,擬定行政復議決定。
?。ㄋ模┨幚砘蛘咿D送本辦法第六條規定的審查申請。
?。ㄎ澹ο录墮C構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行為依照規定的權限和程序提出處理意見。
?。┺k理因不服行政復議決定提起行政訴訟的應訴事項。
(七)承擔行政復議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ò耍┓伞⑿姓ㄒ幰幎ǖ钠渌氊?。
第十三條 銀行業金融機構、其他單位和個人認為銀監會或其派出機構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60日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和本辦法的規定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60日的除外。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第十四條 依照本辦法申請行政復議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其他單位和個人是申請人。
銀行業金融機構、其他單位和個人對銀監會或其派出機構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申請行政復議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銀監會或其派出機構是被申請人。
與申請行政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單位和個人,可以作為第三人參加行政復議。
申請人、第三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參加行政復議。
第十五條 申請人書面申請行政復議的,應當遞交行政復議申請書,行政復議申請書包括下列內容:
?。ㄒ唬┥暾埲藶閱挝坏?,載明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提供營業執照復印件;申請人為個人的,載明姓名、性別、年齡、工作單位、通訊地址、電話,提供身份證件復印件。
(二)被申請人的名稱、地址。
(三)具體的行政復議請求。
?。ㄋ模┥暾埿姓妥h的主要事實、理由和證據。
(五)提出復議申請的日期。
?。┬姓幜P決定書或者其他行政決定的復印件。
第十六條 銀行業金融機構、其他單位和個人申請行政復議,行政復議機關已經依法受理的,在法定行政復議期限內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銀行業金融機構、其他單位和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人民法院已經依法受理的,不得申請行政復議。
第十七條 行政復議機關收到行政復議申請后,應當在5日內進行審查,對不符合本辦法規定的行政復議申請,決定不予受理,發出不予受理決定書,告知申請人。
行政復議申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復議機關決定不予受理:
(一)復議申請超過法定期限,且無正當延長期限理由的。
?。ǘ]有明確的被申請人。
(三)沒有具體的復議請求和事實根據。
?。ㄋ模┎粚儆诒拘姓妥h機關管轄。
對不屬于本機關受理的行政復議申請,應當告知申請人向有關行政復議機關提出。
除上述規定外,行政復議申請自行政復議機關負責法律事務工作的部門收到之日起即為受理。
第十八條 行政復議機關對申請人依法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無正當理由不予受理的,行政復議機關的上級機關應當責令其受理;必要時,行政復議機關的上級機關也可以直接受理。
第十九條 行政復議期間具體行政行為不停止執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執行:
?。ㄒ唬┍簧暾埲苏J為需要停止執行的。
?。ǘ┬姓妥h機關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
?。ㄈ┥暾埲松暾埻V箞绦?,行政復議機關認為其要求合理,決定停止執行的。
?。ㄋ模┓梢幎ㄍV箞绦械摹?/p>
第二十條 行政復議原則上采取書面審查的辦法。
申請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復議機關的法律部門認為有必要時,可以向有關組織和人員調查情況,聽取申請人、被申請人和第三人的意見。
第二十一條 行政復議機關在進行調查時,調查人員不得少于兩人。調查時,應當出示合法證件。
調查應當作調查筆錄,應當載明時間、地點和具體調查內容。調查筆錄應當由調查人員、被調查單位或人員蓋章或簽字,被調查單位或人員拒絕的,調查人員應當注明原因。
第二十二條 行政復議申請經辦人員與當事人有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
第二十三條 行政復議機關工作人員應當保守工作秘密,不得將復議案件辦理過程和行政復議委員會的討論情況泄露給申請人、被申請人和其他人員。
第二十四條 行政復議機關的法律部門應當自行政復議申請受理之日起7日內,將行政復議案件答辯通知書、行政復議申請書副本或復印件發送被申請人。
被申請人應當自收到行政復議案件答辯通知書及行政復議申請書之日起10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答辯書,并提交當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依據和其他有關材料。
行政復議答辯書應當載明以下內容:
?。ㄒ唬┍簧暾埲说拿Q、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ǘ┳鞒鼍唧w行政行為的法律依據。
(三)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
?。ㄋ模┍簧暾埲苏J為應當答辯的其他事實和理由。
?。ㄎ澹┳鞒龃疝q的日期。
行政復議答辯書應當加蓋被申請人的印章。
申請人、第三人可以查閱被申請人提出的書面答復、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依據和其他有關材料,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外,行政復議機關不得拒絕。
第二十五條 在行政復議過程中,被申請人不得自行向申請人、其他有關組織或者個人收集證據。
第二十六條 行政復議決定作出前,申請人要求撤回行政復議申請的,說明理由,可以撤回;撤回行政復議申請的,行政復議終止。
第二十七條 申請人在申請行政復議時,一并提出對金融規章以下的規定審查申請的,行政復議機關對該規定有權處理的,應當在受理之日起30日內依法處理;無權處理的,應當在受理之日起7日內按照法定程序轉送有權處理的行政復議機關依法處理,有權處理的行政復議機關應當在受理之日起60日內依法處理。處理期間,中止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審查。
第二十八條 行政復議機關在對被申請人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時,認為其依據不合法,本機關有權處理的,應當在30日內依法處理;無權處理的,應當在7日內按照法定程序轉送有權處理的行政復議機關依法處理。處理期間,中止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審查。
第二十九條 行政復議機關的法律部門應當對被申請人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提出意見,經行政復議委員會通過,按照下列規定作出行政復議決定:
?。ㄒ唬┚唧w行政行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鑿,適用依據正確,程序合法,內容適當的,決定維持。
?。ǘ┍簧暾埲瞬宦男蟹ǘ氊煹?,責令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
?。ㄈ┚唧w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決定撤銷、變更或者確認該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決定撤銷或者確認該具體行政行為違法的,可以責令被申請人在一定期限內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1.主要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
2.適用依據錯誤的。
3.違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或者濫用職權的。
5.具體行政行為明顯不當的。
(四)被申請人不按照本辦法的規定提出書面答復、提交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依據和其他有關材料的,視為該具體行政行為沒有證據、依據,決定撤銷該具體行政行為。
行政復議機關責令被申請人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被申請人不得以同一事實和理由作出與原具體行政行為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具體行政行為。
第三十條 行政復議機關應當自受理行政復議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但是法律規定的行政復議期限少于60日的除外。情況復雜,不能在規定期限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經行政復議機關的負責人批準,可以適當延長,并告知申請人和被申請人;但是延長期限最長不超過30日。
第三十一條 行政復議機關作出行政復議決定,應當制作行政復議決定書,行政復議決定書應當載明下列內容:
?。ㄒ唬┥暾埲藶閱挝坏?,載明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申請人為個人的,載明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址。
?。ǘ┍簧暾埲嗣Q、地址。
?。ㄈ┥暾埲说膹妥h請求、申請行政復議的主要事實、理由。
?。ㄋ模┬姓妥h機關認定的事實和理由。
?。ㄎ澹┬姓妥h決定的內容。
(六)申請人不服行政復議決定的救濟途徑。
?。ㄆ撸┬姓妥h決定的日期。
行政復議決定書應該加蓋行政復議機關的印章。
行政復議決定書一經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
第三十二條 被申請人應當履行行政復議決定。
被申請人不履行或者無正當理由拖延履行行政復議決定的,行政復議機關應當責令其限期履行。
第三十三條 銀行業金融機構、其他單位和個人對銀監會的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行政復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國務院申請裁決。
對銀監會、銀監局作出的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第三十四條 申請人逾期不起訴又不履行行政復議決定的,或者不履行國務院最終裁決的,按照下列規定分別處理:
?。ㄒ唬S持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復議決定的,由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銀監會或其派出機構依法強制執行,或者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二)對變更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復議決定的,由行政復議機關依法強制執行,或者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三十五條 行政復議機關違反本辦法規定,無正當理由不予受理依法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或者在法定期限內不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警告、記過、記大過的行政處分;經責令受理仍不受理或者不按照規定轉送行政復議申請,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行政處分。
第三十六條 行政復議機關工作人員在行政復議活動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給予警告、記過、記大過的行政處分;情節嚴重的,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徇私舞弊。
?。ǘ┻`反規定泄露行政復議案件辦理過程和行政復議委員會討論情況的。
?。ㄈ┢渌麨^職、失職的行為。
第三十七條 被申請人違反本辦法規定,不提出書面答復或者不提交對申請人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依據和其他有關材料,或者阻撓、變相阻撓申請人依法申請行政復議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警告、記過、記大過的行政處分;進行報復陷害的,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八條 被申請人不履行或者無正當理由拖延履行行政復議決定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警告、記過、記大過的行政處分;經責令履行仍拒不履行的,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行政處分。
第三十九條 銀監會的法律部門發現下級行政復議機關有無正當理由不予受理行政復議申請、不按照規定期限作出行政復議決定、徇私舞弊、對申請人打擊報復或者不履行行政復議決定等情形的,應當向監察部門提出處理建議,監察部門應當依照本辦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作出處理。
第四十條 行政復議期間的計算和行政復議文書的送達,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五條至第八十四條關于期間、送達的規定執行。
本辦法關于行政復議期間有關“5日”、“7日”等的規定是指工作日,不含節假日。
第四十一條 本辦法所稱銀行業金融機構,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商業銀行、城市信用合作社、農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眾存款的金融機構以及政策性銀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托投資公司、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以及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準設立的其他金融機構向銀監會或其派出機構申請行政復議,適用本辦法。
第四十二條 外資金融機構、外國人、無國籍人、其他外國組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向銀監會或其派出機構申請行政復議,適用本辦法。
第四十三條 本辦法由銀監會負責解釋。
第四十四條 本辦法自2005年2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
2016-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2008修訂)
2008-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200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失效]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1993修正)
1993-02-22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1998修正)
199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的決定(2001)
2001-06-3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勞動行政管理公約的決定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2002修訂)
2002-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的辦法
2005-03-0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2005-04-27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
2001-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1993-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實施刑事訴訟法規劃問題的決議
1980-04-16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1989-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決定
2000-08-25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
2005-12-29血液制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烈士褒揚條例(2019第二次修訂)
2019-08-01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
2017-10-07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
2015-01-05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2第二次修正)
2012-12-17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條例(草案)[失效]
1984-09-18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4-29國務院關于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問題的批復
2013-03-14國務院關于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12-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保定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2-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