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了加強電力企業所得稅的征收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簡稱《征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和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電力企業是指發電企業,供電企業,電網經營企業。
第三條 電力企業(包括股份制,聯營和集資電廠)一律以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企業為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電力集團公司,電力公司所屬的全資電力企業,除另有規定外,凡實行統一核算的,經省級稅務機關審核認定,以電力集團公司,電力公司為企業所得稅納稅人。
(一)華北電力集團所屬電力企業分別以華北電力集團公司(指京津唐電網),山西省電力公司,河北省電力公司為企業所得稅納稅人。
(二)東北電力集團所屬電力企業以東北電力集團公司為企業所得稅納稅人。
(三)華東電力集團所屬電力企業分別以華東電力集團公司,上海市電力公司,江蘇省電力公司,安徽省電力公司,浙江省電力公司為企業所得稅納稅人。
(四)華中電力集團所屬電力企業分別以華中電力集團公司,湖北省電力公司,河南省電力公司,江西省電力公司,湖南省電力公司為企業所得稅納稅人。
(五)西北電力集團所屬電力企業分別以西北電力集團公司,甘肅省電力公司,寧夏回族自治區電力公司,青海省電力公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電力公司為企業所得稅納稅人。
(六)山東,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云南,內蒙古,重慶(省,自治區,直轄市)電力公司(局)所屬電力企業以省級電力公司為企業所得稅納稅人。
(七)葛洲壩水力發電廠,中國南方電力聯營公司分別為企業所得稅納稅人。上述電力集團公司,省級電力公司簡稱匯繳企業;上述電力集團公司,省級電力公司所屬的電力企業簡稱匯繳成員企業。
第四條 電力集團公司,省級電力公司所屬為供發電提供服務的企業,包括工業制造,修理,修造,運輸,物資供應企業以及其他非電力企業,以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企業為企業所得稅納稅人。
第五條 電力企業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在銷售電力,熱力產品時,隨同電價向用戶收取的三峽工程建設基金,電力建設基金,供,配電貼費,凡按規定納入財政預算內或預算外財政資金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的,不計征企業所得稅;凡未按規定納入財政預算內或預算外財政資金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的,以及超過標準收取的上述基金,費用和隨電價向用戶收取的其他基金,費用,應當并入企業收入總額,依法計征企業所得稅。
第六條 電力企業發生的成本費用支出,一律按稅收法規規定的扣除標準執行,財務,會計制度規定的列支標準與稅收法規規定的扣除標準不一致的,應按規定進行納稅調整。
第七條 實行工資總額與經濟效益掛鉤辦法(以下簡稱工效掛鉤)的電力企業,實際發生的工資支出,低于按工效掛鉤辦法提取額的,其實際發生的工資支出,準予在稅前扣除。實行工效掛鉤的電力企業必須將批準的工效掛鉤方案報同級稅務機關備案認可,否則,一律按國家規定的計稅工資標準進行扣除。
未實行工效掛鉤辦法的電力企業,其工資支出按計稅工資標準計算稅前扣除。
實行工效掛鉤的匯繳成員企業因改組,改造或資產重組變為就地繳納企業所得稅的電力企業,經省級稅務機關批準后,其實際發生的工資支出,準予稅前扣除。
第八條 電力企業職工工會經費,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分別按照允許稅前扣除工資總額的2%,14%和1??5%計算扣除。納稅人實際發放的工資高于稅前扣除工資總額的,應當按其稅前扣除工資總額來分別計算扣除職工工會經費,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
第九條 電力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業務招待費,由企業提供確實記錄或單據,分別在下列限度內的準予扣除:(一)全年銷售(營業)收入在1500萬元(不含1500萬元)以下的,不超過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二)全年銷售(營業)收入在1500萬元(含1500萬元)以上,但不足5000萬元的,不超過該部分銷售(營業)收入的3‰;(三)全年銷售(營業)收入超過5000萬元(含5000萬元),但不足一億元的,不超過該部分銷售(營業)收入的2‰;(四)全年銷售(營業)收入在一億元(含一億元)以上的部分,不超過該部分銷售(營業)收入的1‰。匯繳成員企業單獨計算扣除業務招待費的,匯繳企業不得再統一計提;匯繳企業統一計算扣除業務招待費的,可按所在地省級稅務機關審核同意的辦法分攤到匯繳成員企業,所屬匯繳成員企業不得再單獨計算扣除。
第十條 電力企業為研究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實際發生的技術開發費,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查核實后,準予按規定辦法計算稅前扣除額。
國家電力公司,跨省經營的電力集團公司,向所屬成員企業分攤或提取的技術開發費,報經國家稅務總局或總局授權的省級稅務機關審核批準后,準予稅前扣除;省級電力公司向所屬成員企業分攤或提取的技術開發費,由省級稅務機關審批后準予稅前扣除。電力集團公司,省級電力公司分別按其實際發生的技術開發費計算增長幅度,并按規定計算稅前扣除額。
電力企業上繳國家電力公司,電力集團公司,省級電力公司的技術開發費,不得計入電力企業實際發生的技術開發費,也不得計入國家電力公司,電力集團公司和省級電力公司實際發生的技術開發費。
電力企業發生的技術開發費,由財政預算和上級部門撥付的,不得在稅前扣除。
第十一條 電力企業按年末應收賬款余額的3‰計提的壞賬準備金,準予稅前扣除。電力企業實際發生的壞賬損失,先沖抵壞賬準備金,不足沖抵的部分,準予在稅前扣除。匯繳企業統一計提壞賬準備金,其匯繳成員企業不得再單獨計提,匯繳企業及其成員企業實際發生壞賬損失,由匯繳企業所在地省級稅務機關審核后,先沖抵壞賬準備金,不足沖抵的部分,準予在稅前扣除。
第十二條 電力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固定資產修理費準予在發生年度扣除,數額較大的應在以后年度分期攤銷扣除。省級稅務機關可根據本地區電力企業的情況制定具體辦法。
第十三條 電力企業的財產損失,虧損彌補,總機構管理費的審核,審批,按國家稅務總局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四條 電力企業及其投資興辦的其他企業應當按照《征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和有關規定,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稅務登記或注冊稅務登記。
第十五條 電力企業應當依照稅收法規的規定及時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企業所得稅申報表》和會計報表。匯繳成員企業要按季,按年向所在地稅務機關報送企業所得稅申報表和有關會計報表,其中,年度企業所得稅申報表須經所在地稅務機關審核蓋章后報送成員企業上一級機構匯總。年度終了后4個月內,匯繳企業應將成員企業的年度所得稅申報表與自身經營業務的年度所得稅申報表匯總形成統一的申報表,報送所在地稅務機關,并附送成員企業的年度所得稅申報表和自身經營業務的年度所得稅申報表。
第十六條 電力匯繳企業辦理年度申報并繳清稅款后,所在地稅務機關應當向其出具下一級成員企業納稅情況證明,并通過企業在年度終了后6個月內送達成員企業所在地稅務機關。成員企業不能提供其上級機構所在地稅務機關納稅證明的,所在地稅務機關有權核實其應稅所得,就地征稅。
第十七條 電力匯繳企業及其成員企業應當認真執行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匯總納稅企業所得稅征收管理的有關規定,接受當地稅務機關的監督檢查,電力企業所在地稅務機關應當按規定履行監管職責。
第十八條 各級稅務機關要對電力匯繳企業,成員企業報送的所得稅申報表進行認真審核,發現問題及時作出處理,并定期,不定期地進行納稅檢查。匯繳企業所在地稅務機關負責對匯繳企業發生的收入,費用和自身經營業務所得稅申報情況的檢查,成員企業所在地稅務機關負責對成員企業所得稅申報情況進行檢查,對未按規定申報納稅查補的稅款,滯納金和罰款就地入庫。
第十九條 省級稅務機關要作好對電力企業所得稅征收管理的領導工作,指導,協調匯繳企業和成員企業所在地稅務機關加強工作聯系,及時交流情況,溝通信息,相互配合,以保證征管和監管工作順利和有效地進行。
第二十條 本辦法由國家稅務總局負責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法蘭西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8-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
1970-01-01各級地方人民檢察署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和執行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五)
1992-07-01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經濟特區法規適用區域問題的解釋
1995-12-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成立香港各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活動委員會的決定
1996-03-24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委員守則
1998-11-07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2004修正)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06-04-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的決定(2006)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
1980-02-21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
1995-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已修定]
1993-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修訂)
1999-1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2000-08-25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三)
2001-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
2005-02-28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2第一次修正)
2012-03-30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
2015-05-07浙江省石油天然氣管道建設和保護條例
2014-07-31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2-19國務院關于貴陽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3-03-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內燃機工業節能減排的意見
2013-02-06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1-03-19國務院關于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
2011-01-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
2010-10-27國務院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
2010-04-17外國企業或者個人在中國境內設立合伙企業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567號)全文
2009-11-25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關于加快發展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若干意見的通知
2009-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