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各地的反映和要求,現對企業所得稅幾個業務問題明確如下:
一、關于企業虧損的含義問題
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規定,企業上一納稅年度發生的虧損可以用下一納稅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彌補。稅法所指虧損的概念,不是企業財務報表中反映的虧損額,而是企業財務報表中的虧損額經主管稅務機關按稅法規定核實調整后的金額。
二、關于實行工效掛鉤企業工資扣除問題
為了便于操作,對實行工效掛鉤企業在兩個低于范圍內提取的工資總額,經主管稅務機關審定,可按實際提取數扣除。企業將提取的工資總額的一部分用于建立以豐補歉的工資儲備基金,在以后年度實際發放時不得重復扣除。企業工效掛鉤的基數,比例必須報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查備案,其中城鎮集體企業工效掛鉤的基數,比例必須經主管稅務機關核準。
三、關于投資方企業從聯營企業分回的稅后利潤補稅及彌補虧損問題
(一)投資方從聯營企業分回的稅后利潤按規定應補繳所得稅的,如果投資方企業發生虧損,其分回的利潤可先用于彌補虧損,彌補虧損后仍有余額的,再按規定補繳企業所得稅。
(二)中方企業單位從中外合資企業分回的稅后利潤,由于地區(指經濟特區和浦東新區)稅率差異,中方企業應比照對聯營企業分回利潤的征稅辦法,按規定補稅。
四、關于企業保險費用的扣除問題
(一)企業向保險公司繳納的與取得應稅所得有關的財產保險等各種保險費用,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查核實,可在稅前扣除。
(二)企業向政府社會保障管理部門繳納的養老保險,待業(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障性質的保險費用(或基金),凡繳納比例,標準經省級稅務機關認可的,可在稅前扣除。
五、在1995年底以前,集體企業上交的行政管理費,在省級地方稅務局規定的比例,額度內,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后可在所得稅前扣除。
六、企業所得稅按年計算,分月或分季預繳,年度終了后四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納稅人在年終匯算清繳時,多預繳的所得稅稅額,也可在下一年度內抵繳;抵繳仍有結余的,或下一年度發生虧損的,應及時辦理退庫。
七、關于主管稅務機關的執行口徑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等法規,規章中所稱的主管稅務機關,除特別標明的外,是指各級稅務局,稅務分局和稅務所。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得稅若干優惠政策的通知》((94)財稅字第001號)中所稱的主管稅務機關,是指納稅人所在地的縣以上國家稅務局和地方稅務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08-04-23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
2013-03-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任免的名單(2009年12月26日)
2009-12-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信用卡規定的解釋
2004-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的決定(1983)
1983-09-02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1998年)
1998-03-1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關于在國際貿易中對某些危險化學品和農藥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約》的決定
2004-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2006修正)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199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
200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暫行條例[失效]
1980-08-26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1997-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2001-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第四次修正本)
2004-10-27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證券公司風險處置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地質資料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對外承包工程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證券交易所風險基金管理暫行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
2019-12-30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山東省救災物資儲備庫管理辦法
2014-12-24浙江省石油天然氣管道建設和保護條例
2014-07-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4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3-12-11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金屬非金屬礦山整頓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2-10-22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2-07-22